《挖掘语文新教材,初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方案(1)
作者:河南省鹤壁山城区教研室 、第八小学 课题组 发表时间:2004-4-30 阅读次数:1672
重点
负责人:付明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也进一步加深。特别是语文教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议,确定了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的性质和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有关于“人文"的阐述,在《课标》的第一部分开篇就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包含着诸多人文性的内容:如:热爱理解祖国语文,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提倡利用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特别在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中,更加强调了“人文”目标的实现。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关心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等,另外,在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在学会口语交际的同时,能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的教育理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提的更响。
小学教育应使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时刻感悟勤仁爱、关怀、尊重、真诚、善良这些美好的事物,更要有人格、个性、文明、价值观、
责任心等人类高级情感的亲身体验。一个社会要进步,民族要发展,对建设者的素质除了知识技能的要求外,决定胜负成败的就是人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广阔平台上,以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改革的原动力来自于每一位参与实验的学生,因此,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是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2、趣味性原则
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才能使自己的主观意识倾向于某一方面,从学校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寻找趣味性强的素材,发展学生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切入研究内容。
3、实践性原则
研究重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直接经验的获得,使学习、实践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使实验个体更好地得到发展。
实验对象:
根据实验老师实际情况,将第八小学的一(四)班、二(四)班、二(一)班、三(二)班,四个班级定为实验对象。
课题研究主要目标、方法与步骤:
现行新教材,特别是一、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因素,以此为基础,从教学内容入手,深挖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在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育方法、过程评价上追求深度和广度,搭建大语文的平台。重点以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识字教学、作业设计这四个教学内容为突破口,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整体采用“行动实验法"进行。四个研究内容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l、阅读教学:通过老师有意引导的课内、课外阅读活动,抓
住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主人翁思想感情,使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模仿行为、感悟内涵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世界和社会,懂得人生道理,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培养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构建日趋完美的性格品质。
实验安排:
第一阶段
时间
实验目标
方法和途径
反馈及思考
3月
热潮。
3、体会感受阅读的种种好处:(1)可
求知和做人;(3)可以催人奋步;(4)
可以和名人交友……
4月
1、凭借语言文字抓住情感震憾点。理
解内容,想象情境。
环境和生活实际与作者情感产生共
鸣。
5月
1、例举素材,挖掘内容,体会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或美好情感。
2、用模拟法演练。
3、感悟互评。
6月
结合校内生活,初步检验效果。
1、选择校园情景剧内容。
2、调查、观察、实地演练。
3、师生共评,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到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是美好的。
7、8月
中期实验小结,撰写论文
第二阶段
9月
课内外结合扩展视野。
1、课内外结合,广泛阅读。
3、用类比法让学生从演练中感悟两种不同的(积极、消极)的人生态度。
10月
汇总阅读见闻,升华情感。
1、用实践归类法、汇总阅读成果。
2、评述知道这些知识后的自身行为变化或懂得的道理。
11月
3、汇总分析。
12月
1、开展"争做××小模范”、“我是×
×小标兵”活动,培养健康心理和积
极人生态度。
2、结合不同学生家庭、社会环境,诱导、督促其健全人格形成。
终期结题(资料汇总、撰写论文)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