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中国向美国借鉴什么?
2001-04-06
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之际,许多人建议从美国的区域发展模式中吸取经验。这种建议是有道理的。
第一个理由是,美国曾经有过一个所谓的“西进运动”,在当年也算是一种开发落后地区的努力了,与我们的西部开发战略,本当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以美国的经验有针对性。
第二个理由是,美国区域发展的结果是差距的缩小以至消除,所以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有值得借鉴的价值。现在已经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注意的美国经验,包括了中央政府财政转移及其方式、区域投资政策和产业布局、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等方面。
但是,中国与美国在区域发展模式上究竟差异何在,是应该首先要弄清楚的。否则,美国开发西部的许多具体经验,拿到中国来就不是那么相关了。
美国差距缩小中国差距扩大
从长期结果看,人均收入水平在美国的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差距缩小的趋势;而在中国,表现为差距扩大的趋势。
在增长经济学家眼里,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率在地区之间呈现一种趋同。也就是说,如果以某个时期为起点,随后的人均收入增长形式表现为,起点上落后的地区增长较快,起点上领先的地区增长较慢;长期发展的结果则是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
从统计结果看,美国在1890~1990年这100年间,起点水平越低的州,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越快,最终达到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乃至消失。在中国,则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结果。虽然不同时期,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收入差距呈现起伏,但最终的结果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算起至今,越是起点水平高的地区,收入增长越快;没有增长率的趋同,结果是收入差距表现出长期的扩大趋势。
美国地区同质中国地区异质
读者一定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与美国在区域发展格局上表现出如此不同的结果。因为,只有理解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在今后的西部开发中改变造成这种格局的机制,实施这一战略才会产生有效的结果。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再看几个国际比较的例子。经济学家很多年研究的结论积累下来,发现国家间或一个国家内地区间,既有人均收入水平趋同从而差距缩小的事例,也发现完全相反即差距扩大的事例。
然而,进一步观察这些研究结果,就可以看出规律。每当经济学家观察的是具有同质性的国家或地区,长期里,就一定存在趋同或差距缩小的趋势;而每当观察对象具有异质性,结果就会发现趋异或差距扩大。
例如,如果观察对象是一组发达国家,譬如同属OECD这个富裕国家俱乐部的国家,或者观察的是发达国家内的州(美国)、县(日本)之间的收入差距,长期中,则表现出趋同和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一旦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放到一起来观察,就看不到丝毫趋同的迹象。
中国地区之间“稳态”不同
疑问自然产生。究竟造成趋同和差距缩小的同质性,以及导致趋异和差距扩大的异质性是什么东西呢?进一步,我们的观察是,何以美国的州与州之间就具有同质性,而中国的省、市、自治区之间就不具有同质性呢?
让我们再从增长理论的一个概念谈起。
区别一个经济与其他经济是同质性的还是异质性的,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被表达为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相同的“稳态”。具有相同稳态的经济,在长期中,趋向于以相同或类似的速度增长;而具有不同稳态的经济,其各自的增长率在长期中,倾向于不同。
在较早期的增长理论那里,影响稳态的因素通常只提到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而且没有得到过可靠数据的统计检验。增长理论后来则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因素来解释不同稳态的存在。这些影响稳态差异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政治稳定和民主化程度等方面。
越是同质性程度高的经济之间,越是倾向于增长速度的长期趋同;而在那些异质性程度高的经济之间,则会在长期增长中趋异,扩大人均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换一种说法,当一组经济具有相同或类似稳态的话,那些起点较低的经济会具有较高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长期结果就是趋向于差距的缩小。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重要
中国地区之间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原因在于,地区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发展格局;以及,地区之间的封闭性造成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所以,正如要把热水与冷水合并成稳水,需要使之交融,把它们混合起来一样,要把落后地区的稳态提高到发达地区的水平,首先也需要增强各种资源在地区之间的流动。
在美国与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之间,一个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美国是一个劳动力高度流动的社会,而中国,由于户籍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障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动非常地不充分。
如果我们同意说,西部开发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改变西部地区具有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稳态,而使其得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比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以至达到赶超的目的。为创造这种缩小稳态差距的条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
作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蔡?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