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走班制”学习的课程构建
一. 理论基础
1.1 《行动纲领》——从“教改工程”的角度出发
1999年10月,上海市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外语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该纲领回顾了外语教学尚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症结所在(传统外语实践中往往只重知识性,不重工具性、社会实践性和人文性,只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没有把外语的工具性放在应有的位置,更没有强调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参考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新世纪的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思考框架和一些操作建议。《行动纲领》指出:中学外语教育在观念上要摆脱“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观念的束缚,明确了以“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为目标,立足社会发展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肯定了工具性是外语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特性;明确提出了“学以致用”是外语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突出了语言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传递信息、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工具。因此英语教学首先要注意其工具性和交际性的特点,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我校基础型课程——外语“走班制”学习的课程构建正是以此《行动纲领》为理论基础的。
1. 2 “人本思想”的影响——以“学生发展”为本
“人本思想”以其突出的地位越来越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关注、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需要和反映的课程与教育方式,正是“人本思想”的体现。这就需要给每一个受教育个体提供适应于他自身特点和潜能发展的教育过程。这一教育过程的关键就在于课程的结构与组合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 3 心理学研究的启示——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
现代差异心理学根据心理测验区分出人的不同能力、特征、态度、类型等,并认为课程教学如果考虑了这些因素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人与环境发生适应性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不连续的阶段逐步发展,差异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的结果。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课程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的阶段性、基础型课程中的“走班制”学习正是体现了这一心理学研究的思想。
1. 4 学生现状分析——从“晋元学生”特点出发
我校是上海市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学生来自于上海、河南、新疆、山西、山东、安徽等不同省市。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验背景,外语基础个人差异很大。因此,十分有必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别,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来实施课程与教学。“走
班制”学习是以我校学生现状为出发点的教学实践的必然产物。
二. 课程目标
我校外语学科基础型课程首先以上海市英语教学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内容以上海市统编教材和牛津英语教材为主,根据分层教育原则和要求在不同的教学层面上内容和进度有所区分。
A层:高于教学大纲,兼顾竞赛,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多强化,求拔尖。
(1) 教学内容除教材外,另外适当增加有关专题延伸课文主题内容和增加与本课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
(2) 增加相关的听力材料。
(3) 在教学中创设与课程有关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提高交际能力。
(4) 注重口语“TALK SHOW”的培训。
B层:按现行教材,重基础,重思维,重能力,求创新。
适当增加背景知识和听力内容,注重口头表达。
C层:主要消化巩固教材内容和要求,不随意增添其他内容。速度可放慢,打牢基础,多鼓励,求提高。
(1) 听
听的能力——A、B层听懂,C层基本听懂用目标语所讲的语言和对话,能听懂新闻广播,能听懂课文改写的短文或略浅于课文的短文。书写速度为每次10分钟。
A层90-100个单词
B层85-100个单词
C层80-100个单词,错误率不超过10%
(2) 说
说的能力——A、B层的学生能流利地使用目标语来进行生活交际、交谈,C层交谈是能理解对方,能就教师提问作相应回答,能用英语复述课文;根据所给相应情景进行对话并能有条理地叙述一个主题,意思连贯,表达清楚。
(3) 读
读的能力——能直接阅读非专业性的文章,能阅读一般的报纸和杂志。速度为每分钟:
A层50-65个单词
B层45-60个单词
C层40-60个单词
(4) 写
写的能力——能撰写简单的段落和短文,行文中单词、习语及句法清楚正确。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题材写出:
A层90-110
B层85-105
C层80-100个单词的短文,无明显语法错误
三. 课程内容
A、B、C三个教学层面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
A层: 采用了《上海市统编教材》、《OXFORD ENGLISH》和《LOOK AHEAD》三本教材。选用三本教材的目的是使A层的学生在不断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进一步提高。
首先以《上海市统编教材》为基础,让学生切实掌握其基本语法、句型;并通过句型、翻译等联系不断复习、巩固;
《OXFORD ENGLISH》词汇量大,主题新,贴近生活。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视更是《OXFORD ENGLISH》的一大亮点。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牛津英语》是A层学生学习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融语法与听说能力于一体。
《LOOK AHEAD》——《展望未来》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在教学安排上,与其他知识结构构成密不可分的知识体系。
B层: 课程安排以《上海市统编教材》和〈OXFORD ENGLISH〉为主,
课程内容以稳固、扎实提高英语基本功为导向,注重语法、词汇、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的巩固与相互融合,稳中求实,稳中求发展。
C层: 课程安排以《上海市统编教材》为主,《OXFORD ENGLISH》为主要补充内容,力求讲解弄清、巩固基本语法点,多听、多读、多练,同时另一主要内容则是英语学习方法、技巧和优秀学习英语心理等的进一步辅导,以纠正不良的学英语习惯,从而达到“轻轻松松学外语”——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四. 课程评价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评估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环节。
1.评价原则
笔试和口试相结合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课堂内外相结合
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相结合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评价方式
笔试(百分制)
学年总评:第一学期总评50% + 第二学期总评50%
学期总评:平时成绩30% + 期中成绩30% + 期终成绩40%
平时成绩:一月一考,两周一次练习,单周进行单词考核,双周进行作文练习
(作业上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背诵课文,对话,即兴演讲)
口试 (学分制)
按照A、B、C三层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内容,给出可供选题,进行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短剧小品等;并结合平时回答问题、背诵课文情况等等,给予合格学生学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只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课程构建的一些摸索与尝试。但是,正如英语谚语所说:
While the prospects are bright, the road has its twists and turns.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