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远 的 蝴 蝶
陈启佑
黑风朗诵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黄、青、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睛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上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那封信里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关于《永远的蝴蝶》的评注:
这是一篇有关一对平凡恋人故事的短篇小说,讲的是一件简单至极的交通事故。题材和内容并不新奇,但它却荣获台湾短篇小说大奖赛第一名,何故?小说的形式和写法上,诸如作者的感
情表达上,语言上,烘托上,修辞上,等等。试为该小说作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
其一,自然环境和内心感情的完美交合。在该小说中,自然环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汹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强化了自然环境。小说的时间背景是早春的一个夜晚,下着“湿冷冷”的夜雨,第一段中柏油路、霓虹灯、骑楼和油筒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又略显萧瑟的凄美风景,该段中,黄、青、红、绿、白,色彩丰富,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丰富而缤纷的美好世界。年轻的恋人情投意合,一起在骑楼下相依避雨,这又是多么美妙的情感世界。然而,作者却直接引出了和这个值得眷恋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不协调音,一封隐含着灾难的信。
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是这一场不大不小、不紧不慢的雨。樱子撑着唯一的一把小伞,去帮我寄信,“伞骨上渗下来的小雨点”竟是樱子对我的最后的一点亲意!也是我生命中关于樱子的最后的一丝回忆。此后樱子便出事了,小说再一次提到“湿冷冷”的街面,它冷酷无情地看着这一切,正象那个“孤单地站着”的邮筒一样,可能也早就预知了灾难,但它并没有给他们一个预兆,
并没有去挽救他们,在作者眼中,世情淡薄,竟至于此!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经是秋天了。”这是“我”当时对环境(周遭氛围)的一种主观感念,脑中一片糊涂的“我”只是“茫然”,甚至近乎无动于衷,只是本能地感受到一种异样的失重,季节开始颠倒,世界开始倾覆。用“秋天”一词写出内心的绝望或惶恐,极其含蓄又相当深刻巧妙。
事故发生后,交通开始堵塞,但作者却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了”,“所有”一词道出了在“我”心中,樱子分量之重,所谓瞬间就是永恒,理概如此,哪怕是一辆车,于“我”而言,都是一种刻骨铭心之痛。进而,汹涌的人潮又隔开了樱子和“我”,“我”眼睁睁地看着,只感觉到雨点更大了,它们依旧亲切的溅到“我”的眼镜上,可再也不是顷刻前樱子伞上的雨点了,它们是残酷的打击,“溅到我的生命里”,会打击“我”的一生。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曾经沧海难为水”,“我”的心中,除了这场雨,再也没有雨的概念了,不是“我”忘了,相反是深刻铭记这这雨,但不堪重提,不堪重现。
其二,反复、帏饰、反差、铺垫等手法的综合运用。
小说三次提到“骑楼”,第一次是两个人的骑楼,充满着温暖的气息,第二次是遭受飞来横祸,“茫然”的一个人的骑楼,第三次是心存幻想,樱子还活着,等她寄信回来的一个人的骑楼。
两次提到雨点溅到眼镜上,六次提到下雨,数次提到湿冷冷的街面,夜晚的蝴蝶等。樱子的死,用“轻轻地飞了起来”描写,是帏饰,“我”不能接受这残酷的事实,却把死写得异常的美,“一只夜晚的蝴蝶”,不知道这是淡化血腥的空气,还是“我”无奈的自我安慰。
小说还充满了极不协调的多对意象,其鲜明的反差效果给了读着强烈的思想和官能震撼。最大的反差是一个善良、体贴、美丽的姑娘因为一封信,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只带一把伞)而被无情的扼杀。其它如“一阵拔尖的煞车声”和“樱子的一生”,“简单的动作”和“教我终生难忘了”,“只离我五公尺”和
“竟是那么遥远”,最后提出信的内容,构成“结婚”和死亡的强烈反差等等。这些反差对于表达作者写作意图,表达小说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有铺垫,比如开头的信为整个事件作了交代,一把小伞为事故发生作铺垫,等。
其三,作者平静的叙述语气和“我”强烈的思想情感的交相辉映。整篇小说,作者采用了一种平静的,甚或冷漠的口气进行叙述,把一桩人命大事描绘得精美而轻松,没有惊天动地,也非撕心裂肺,这样反而最大程度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因为蕴含在作者淡漠笔下的是“我”真实、真挚的情感,樱子说去为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是心有所思吗?还是有所预感?但还是因为一时的惰性或纵容,造成灾祸。事情发生后,“我”并不是又哭又喊,也不是扑上去,而是“茫然”,“缓缓地睁开眼”隐示着曾经痛苦的闭上眼,不知所措地,只有眼泪不知觉地涌出,才明白自己失去了一生钟爱的人。小说后面部分,写“我”眼中,感觉中的樱子重复了原来的动作,穿过马路去寄信,开始有所清醒,体味刹那间前的一幕,以及一把小伞的原因,樱子的动作象电影镜头回放一样,在“我”脑中久久不能抹去,成了永远的创伤和千古遗恨,给小说增添了悲剧色彩。而“我”对樱子的深刻感情,樱子却并不很明了,因为她永远看不到,也不会知道信的内容的,本为给她一个惊喜,而人却死去,形成一个强烈的悲剧反差。
这篇短篇小说值得分析的地方还不止这些,经过仔细推敲,也许大家能发现更多的东西。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