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传统教育下,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 “重少数同学、轻全体同学”的现象 。而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学习,不仅知道结论,更要知道过程;不仅独立思考,更要学会合作……只有这样自主而全面地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鼓励学生自由地说。
二、鼓励学生自由地想。
三、鼓励学生自由地学。
四、改变留作业的方式。
五、采取换位思考,创设创新情境。
主题词:自由地说、自由地想、自由地学、换位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
以前,我们为学生制定统一的东西、统一作业……这都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也掩盖了学生在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学生是盲目地迎合老师顺应老师。而且,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也只是一部分学生在围者老师转,另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老师呢,千方百计地引学生到自己的结论上,也就忽视了另一部分人的见解,所以,现在在语文课堂上,我鼓励所有的学生去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如教《小猴子下山》一文,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认识规纳到:做人不能见异思迁,贪心太大,会一无所获。而今,我鼓励学说:“你喜欢这只小猴子吗?为什么?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不喜欢,原因就是老师要说说明的这一点。也有人说喜欢小猴子,不满足于现状,总有新追求,新目标的进取精神。虽然最后小猴子一无所获,但是体现了这个追求的过程。我想,这两种答案都反应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尤其是第二种更体现了思维的求异,更值得肯定。
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碍于我们班容量大,我主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一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二来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第三就是给不喜欢在大场合中讲话的人创造空间,提供条件。我们知道,课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除了不会回答、懒惰的原因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心理原因,害怕讲错,怕老师、怕同学笑话,现在变成了小范围的同学的之间的学习,这些同学会“无所顾及”的,因为同龄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我想,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鼓励了学生学会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全员参与率。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鼓励学生自由地想: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世界,学生大胆想象的过程中,我借助教材,设计一些发散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大胆地想象。例如在古诗《寻隐者不遇中》:全诗讲了贾岛在山中寻访隐者而未见的事。文字上讲,比较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只停留在诗句的表面显然不够。所以分析完句子的意思后我向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要去寻访隐者,不要在做隐者?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去访问隐者,有的说是去劝说隐者,不要在做隐者;还有的说诗人自己也想做个隐者,有的说是劝说隐者,不要在做隐者;还有的说诗人自己也想做个隐者……如此种种各有充分的理由,我没有轻易地去否定。在讲道“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时,我又让同学想象;诗人听了这句话以后会怎样想?同学们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全诗讲完后,我让同学给这首诗添加开头和结尾,续写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故事。在这续写的过程中,学生将平时听到的、看到的、在头脑中储藏的表象进行了思维和加工,形成了新的表象,完成了新的表象,完成了一次创造。
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还运用过:将原文绘画、感情朗读、观看录像、编故事、编儿歌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用心去感悟,收获颇丰!例如;在讲《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对蒲公英、苍耳、石榴、豆荚这四种植物种子的样子不熟悉,就以直观现象的图片展示来解决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学习《西门豹》的课堂上,老师创设了一个给学生发散和变革的氛围,使学生在争论中解决问题,在解疑中发挥主动,学会了学习;学习文言文寓言《刻舟求剑》,我恰当地运用了文字软件,软件设计使词句互动,这是以往传统教学只用一根粉笔所达不到的,省时省效,加大了训练密度,使电脑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而《挑山工》一课,老师也正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解决了一个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但又不是课文重点的问题—挑山工挑着重物如何换肩走折尺形路线,并请学生在观看的同时结合课文配以解说,改变了以往老师烦琐的解释和学生费时的表演;为了突出语文课的人文性;老师在讲《鹅》这一课时,通过精彩的范读和贯穿始终的饱满的情感赋予了鹅以人情味儿,使他性格化的现象随着理解的深入不断丰满起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上与老师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这许许多多精彩的设计,都源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三、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地学。
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方法。以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教—扶—放”的过程,上一节课就给学生总结一种教学方法,然后让学生都按这种方法来学习。这就忽视了学生的求异,不顾学生是否适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想及时改革方法还是非常需要的,但让学生自由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在学习“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三小节时,我只是把这种学习方法推荐给学生,大家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的同学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强,从插图上就可以体会小兴安龄的美丽;有的同学逻辑紧密,借助练习题就能体会出小兴安龄的美丽。大家采取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却都有学习成果的收获。这种形式学生喜欢,也必然引发他们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改变传统的留作业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以往,留作业当然是老师说了算,生字、背诵、作文,不管哪一类学生只要“服从”,没有选择的自由。而现在留作业我和学生商量。“我觉得第四小节写得好,我想背下来。”“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可以作为下星期的范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定,进行选择。这样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
五、采取换位思考,创设创新情境。
如:《翠鸟》一课中有一道课后题为选词填空,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失望、希望、愿望”这三个词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真的捉到了一只翠鸟,你会说些什么?请用上‘希望’、‘愿望’、‘失望’中任何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因为学生刚刚学完课文,对羽毛鲜艳动作灵活的翠鸟的系爱之情还意犹未尽,所以,有的孩子脱口而出:“我想捉翠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还有的孩子想更进一步,一连用上两个词造句:“我真希望捉到一只翠鸟,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时老师继续启发:“还可以怎么说?”学生们沉没了一会儿:“翠鸟在笼子里撞来撞去。怎么也飞不出去,它失望了。”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同学发言:“我真希望翠鸟再飞回大自然,再一次看到它捕鱼时灵巧的身影。”一句句充满爱心的话语在角色的置换中表达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必须要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想、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说,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自由,有了选择,思维能力可以自由地不同,发散集中,分析综合,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在这选择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做学习的主人。我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让这古老的话语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它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为它注入新的内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