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很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启发性课堂提问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计算2/4+1/4、32/40-25/40、21/60-8/60,并说出解题依据: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接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
1、这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题中,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把这几个算式改写成最简分数相加减吗?
(学生改写成1/2+1/4、4/5-5/8、7/20-2/15)现在这几个算式还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吗?(不是)是什么呢?(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好吗?(好)板书课题。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设问,巧引妙传,自然地导入新课,突出了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渗透。
2、今天要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刚刚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什么不同?在思考的转折处设问,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3、你能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吗?引导学生依据旧知识,探求新知识,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计算法则。
4、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做到既明算理又明算法,牢固地掌握新知。
上述提问,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算理法则。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二、 情趣性课堂提问
教学“圆的周长”时,通过教师精心设问,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掀起教学高潮。教学过程如下:
(演示:屏幕上,先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周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
师:同学们,你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吗?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怎样?
生:是一条线段。
师:那么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接着,启发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的?
生: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如果要测量的是圆形大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
(学生哄笑,齐声回答说:不能。)
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
生:用绳子绕一周,量出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能用绳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演示:教师把系着小球的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面上,用力甩动小球,让学生观察黑板上小球被甩动时小球运动形成的圆。)
生:不能。
师:用滚动法、绳测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呢?
师:圆周长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先做一个实验,你能发现什么?(实验:两个球同时被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圆。)
学生欣喜地发现:
圆的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圆的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
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积极动手测量,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的周长到底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多少呢?这里,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测量圆周率的故事……
教师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提问,使学生在畅想和满足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更能收到激发兴趣、唤起情感、激活思维的效果。
三、思维性课堂提问
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学生初步掌握了求倒数的方法之后,出示“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27、1、0、2/3。”学生看清题目后,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动笔练习,而是先作如下提问:
师:同学们,这组数中,你最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学生听到教师的问题,兴趣盎然,争着回答。
生1:我最喜欢求2/3的倒数,因为2/3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3/2,2/3×3/2=1,2/3的倒数是3/2,很容易,所以我喜欢求。
生2:我最喜欢求1的倒数。因为1这个数可以写成分数1/1,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还是1/1,1的倒数就是1。很有趣,所以我喜欢求1的倒数。
生3:我给×××补充,还可以这样想,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我也喜欢求1的倒数。
教师小结板书:1的倒数是1。
师:这组数中,你最不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
生1:我最不喜欢求0的倒数,因为0写成分数是0/1,要是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就写成了1/0,0又不能作分母(0不能作除数),0好像没有倒数。
生2:再说,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也不等于1呀,0肯定没有倒数。
教师小结板书:0没有倒数。
接着再让学生进行笔头练习,求出“27、1、2/3”的倒数。
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新颖的设问,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维活动的判断和说理,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轻松、顺利地教学了求“0”的倒数和求“1”的倒数这两个倒数认识中极其重要的知识点。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借助课堂,艺术性地层层设疑提问,能促思益智,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无穷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