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第一学段(1~3年级)的“空间与图形”新增了《位置》、《观察物体》、《图形的拼组》、《平移旋转》等内容,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此类“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较普遍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我们的新教材也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点,提供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活动。作为课改第一线的实验教师,在有效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的经验、体验与感悟。
关键词:经验
新世纪的小学生身处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在家庭中耳濡目染,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幼儿园有老师的启蒙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其中也包括时间概念、空间方位、几何体和图形的基本特征。但都只是一些模糊概念,没有系统性和条理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时,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关键词:体验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也有一种说法是“Hands on”,即动手活动,是美国教育工作者针对科学教育总结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论。它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注重儿童主体性的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儿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
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感受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体验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创新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感悟
“学数学”、“做数学”目的在于“用数学”。充分的活动,不断探索的结果就是让学生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建立表象,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来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顿悟,这需要有发现—创造—失败—反思—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应更多地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感悟过程丰富多彩。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对于一些数学概念,不必自己提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认识物体》这一课的导入:
片断一:
(教室内布置一棵圣诞树,挂上各种形状的礼盒)
师: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了那么多的礼物,快到圣诞树上摘一个你喜欢的礼物吧。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离开座位摘礼物。
师:看看你手中的礼盒的形状,跟小组里的哪些同学是一样的?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试试看,谁的眼力好!
师生交流: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圣诞树”“摘礼物”引入,抓住了学生的童心,激发了兴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到“研究礼物”上,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也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经验为起点,以便了解学生的基础。
二、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有杂志上说: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
我们的学生或许会相信你所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创造探索的机会。如“锐角和钝角”这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
片断二:
1. 创造角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你用周围的东西创造各种大小不同的角,看哪个组想出的角最多。
2. 分角
①组内分角。
②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直角为一类,比直角小的为一类。
③分错的小组,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分一次。
④通过学生给另两类角取名字的形式得出角的名称。
3. 验证角
① 出示两个接近于直角的角,猜一猜这两个是什么角?
② 你是怎么判断的?引导学生如果不能用眼睛判断时,要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验证。
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每一个活动我都留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索的空间,并且在每个活动后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桌说,小组里说,集体汇报中说,鼓励人人都说,大胆地说,开心地说。
三、 分层练习,深入感知
学生了解了新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设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奖励,及时强化。如“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
片断三:
1. 找一找,你的身上和周围有哪些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里?
生1:人的身体,对称轴在人身体的中间,一边用手势表示。
生2:红领巾(把红领巾对折表示)对称轴在这里。
生3:陆梦姣梳着两角辫子,她的头是对称的,头路是对称轴。
生4:(拿出手帕)手帕是对称图形(用手势指出对称轴)。
2. 师生共同探讨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出示手帕)除了刚才XX小朋友指出的那条对称轴外,还有吗?
生1:没有了。
生2:有的。
师: 那就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看谁还能找出对称轴,并且找得多?
① 指名同学找正方形的对称轴。
生1: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到4条对称轴。
生2:我还有一条。
师: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这一条是不是对称轴?
② 学生在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1:我认为是对称轴,因为两边大小是一样的。
生2:我也认为是对称轴,因为一边换一下,就能完全重合。
生3:我觉得不是对是对称轴,因为折一下后不能完全重合。
③ 师按这条线对折,结果不是完全重合,所以不是对称轴。
3.欣赏图片,说说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有几条对称轴?
四、 课后拓展,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
中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已知“再加工”,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对称图形中我是这样设计这一环节的。在“对称图形”这课时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片断四:
课外延伸
1.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圆形,长方形个有几条对称轴。
2.用对称图形的特点,剪一个漂亮的窗花。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基本环节 师生互动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