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从94年9月开始在一年级开设两个特色班, 并在特色班进行英语口语 的教学实验。我们选用了华东师 范大学章兼中教授编写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 教材。该教材是"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 法在入门阶段的 具体应用。它采用功能对话和"直接拼音"相结合的方法,强调"看、听、说领 先,读、写逐 步跟上"的方法,使拼读、拼写的单词既能随对话运用,又按发 音规律呈现和掌握,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英语 教学创新方法。该教材编写的总 目的就是主张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积极学习,在创设的或模拟的情景中 理解和运用英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驱使 下,又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 机,自觉地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掌握语言 结构规则。课堂教学自始至终树立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人翁的 观念,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眼看、耳听、脑动、口说、手写的综合训练。
可以说,"情 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和"直接拼音"英语教学法,可 以使学生在德、智、体和个性诸方面获得全面 发展。
几年来,我借助章教授的理论,在实践中探索、比较该教材与传统教材在教 法和学法上的区别,明显感到 该教材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侧重学法指导, 真正着眼于素质教育。结合四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谈谈以下 几点体会:
一、该教材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长久以来,占据课堂主角地位的是教师。尽管历来的教学也强调培养学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 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事实上学生依然是老师的配角、知识的奴隶,学生主体仍摆脱 不掉"教师中心 论"的阴影。我认为,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 进学生的主体 性,更是指教学的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的一个学生自我活 动和自主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的教学应该 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 方式,教学目的就是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而 我 们现在使用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教材正可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倾向和积极 学习的信心,教材的编写者 首先注意到了学生个性情感心理的发展和语言认知 心理的发展。比如,教材从" 问候" (Greetings )和 " 告别 "(Farewells) 入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问候语"Hi","Hello"相互问候、相互自我介绍, 其教学氛 围是热情洋溢的。学生们在这种充满"情意”的情景中,一下子就进 入了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交往的状态。在 这种学习气氛的感染下,学生们往往 争先恐后地争取表演。尽管有时争到了机会,却由于过分紧张而一时忘了 "词",但是仍然会兴致勃勃地再争取机会。"会说英语"带来的喜悦,与小伙 伴用"英语交往"带来的成功 ,以及在模拟的情景中表演带来的自豪,都深深 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 热爱和喜好。这 种情感又促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学 习者的主体性 在此发挥出来了。
记忆单词是我国学生的一大难点,而英语直接拼音法,在学生刚接触第一个 单词时,就能按单词中字母和 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读、拼写单词,并使 其内化成认知结构,达到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 。
该教材的单词教学分四步:1.发音(Pronunciation )——初步认识字母和 字母组合的发音。2.拼读(Sp elling)——一步到位,直接将单词拼读出来。 3.操练(Practice)——将单词分类型朗读直接拼音,将学生 分层次练习直接 拼音。4.书写(Writing)——说出词、句, 写出词、句,听写词、句。运用这 四步法教学生 记忆单词与传统的单词教学法相比较,前者是事半功倍。而且实 践还证明,它的后劲很足,在学生积累了一定 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朗读规则后, 自己阅读短文或开口朗读的能力也大大超过传统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这 种 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该教材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
该教材不露痕迹地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教材 第一册Item 4 Identifying t hings(识别事物)中Lesson 10,练习"What's this in English? And what's that? What's that?"等句 型都在随手可取的 自然情景中。教者没有施教的威严, 学者没有被迫学习的压力,让人感觉到的 只是"相互间 在谈论某物体",自然而亲切。多次的反复与交换角色,使学生 兴趣盎然地"谈这说那"。这种情景所体现出 来的教学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停留 在几句话的理解和接受上了。显性的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训练,隐性的是学生 在 接受另一种文化熏陶。学生们在愉快的心境驱使下,积极地学习并与人交谈,能 力的培养显而易见。"教学 "由原来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转为“学习”意 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的编写,教 师在教学中的提问、 板书、讲解、布置作业等都包含着如何从"教"的角度来唤起学生"学"的意识。 该教材 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再如第一册 Item 5 Thanks and responses(感谢 和应答)Lesson 19 中出现两个问句 :Whose bike is this? May I use it? 还 出现新的感谢语和应答句:Thanks a lot.Not at all.按照"情 意、情景、结 构、功能"的要求教学,上课一开始我就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 我随意走到一个 学生身旁, 随手拿起一支笔 (书……),问: "Whose pen isthis?(Whose book is this?…)"学生自 然回答:"It's my pen.(It's my book.)"或:"My pen.(My book.)"接着我问:"May Iuse it? " 以眼神、 语气、体态语示意学生理解大意,同时重复二、三遍。 当学生能够会意出" Yes" 时,我马上就说: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Thanks/Thanks a lot.)" 学生自然会回答:"That's OK.(That' s all right.You're welcome.…)" 再引出新句:"Not at all."在这里,新知识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获取 、自由 的学习讨论,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我认为学生是从中体验到所获取的信息 的内在含义的。
三、该教材将学生学习任务与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
当然,情意情景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自由得没 有分寸。我们同时也强调让学 生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也就是说将“教学过程” 转化为“学习过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 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 前台,促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学习愿望,并能根据自身的素质情况达到一定的要求
。 教材第 二册Item 1 Ability and inability(能和不能)Lesson 3, 该课的 情景是一男孩和一女孩在看电视时的对 话。第一部分"看、听、说"的内容是:
A:What can you see?
B:I can see 3 lions, 4 tigers and some foxes.
A:Where're they?
B:They are in the zoo.
对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我并不限定于书上的几句话。在对话的前、中、后穿 插"问候、谈论"与"道别" 等,说英语的内容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学 生的学习成功感和信心越来越强,责任感油然而生,学习的愿 望自然而发。这 段对话可以作如下扩展:
A(Boy):Hi!
B(Girl):Hi!
A:How are you this morning?
B:Fine,thanks.And you?
A:I'm fine,too.
B:Let's watch TV.
A:OK.What can you see?
B:…
A:Can you run like a tiger?
B:…
A:Do you like a tiger?
B:…
A:I can jump like a monkey.Can you?
B:…
我还教学生自制图画,以便"Talk about the picture",学生对这类说话 最感兴趣,他们往往会“毫无 顾忌"地自由发挥。我有时虽然发现错误,却不 忍心打断他们,唯恐伤害他们充满热情的学习情绪。在使用章 教授教材的整个 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该教材的编排使学生准备学习和学习的过程成了一种创造 性的思维和动 手劳动的过程,比如自制单词卡片,自制头饰、面具,画画等。 学生的创作热情非常高涨,而且教师自始至终 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参与学生共同 学习,一起欢笑,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学习效应是可想 而 知的。
四、该教材改造了固定枯燥的教学程序,使听、说、读、写灵活多样,充分 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我们深知学生的个体素质先天就有差异,后天的学习由于种种原因,也会有 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善于说 不善于写,有的学生喜表演不喜倾听等等。该教 材依据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以情景功能对话为主线,创设了 "七步"教学法: 1.理解(Understanding )——让学生在充分看和听的过程中,感知语言,初步 理解英语话 语的意义; 2. 模仿(Imitation)——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语言, 并模仿、操练;3. 记忆(Memory)—— 设置情景,使学生对语言从"形"到"义" 融会贯通,得以巩固;4.表演(Act)——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 , 实践体 会语言的功能;5.朗读(Reading)——由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朗读, 引向具体 思维;6.运用(Per formance )——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回到"现实"中运用, 表达自己的思想;7.书写(Writing )——将积累的 语言材料成文,表达一定 的思想内容。这七步教学法,一步紧扣一步,步步深入,呈链环状,使语言实践 积累 语言材料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多)。这种课程的教学结构显得轻松活泼、 多项而有层次,一步一步往前走 ,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学” 中乐,有效地锻炼了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 | ||||
| 数学拔高 | ||||
| 物理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 英语阅读理解 | ||||
| 英语写作 | ||||
| 英语完形填空 | ||||
| 物理功和能量 |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生物(二) | ||||
| 生物(三)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物理拔高 | ||||
| 化学 | ||||
| 生物 | ||||
| 地理 | ||||
| 政治 | ||||
| 历史(韩校版) | ||||
| 历史(李晓风版) |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 数学(文) | ||||
| 英语 | ||||
| 物理 | ||||
| 化学 | ||||
| 地理 |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 语数英串讲(文) | ||||
| 物化生串讲 | ||||
| 史地政串讲 |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 英语 | ||||
| 化学 | ||||
| 物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