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
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
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
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
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
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
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
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
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
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
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
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
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
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
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
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
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
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
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二)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
只能看到3个面,从而揭示长方体的画法
。【评:从美术课静物写生入手,导出长方体的画法,提高学生看立体图形的能力。】
(三)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观察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定有3条棱。
(2)三条棱中任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一
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四)正方体的认识和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长方体框架(或幻灯片),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
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
并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教者吸取电脑软件的长处,动态地在幻灯屏幕上把一个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正方体是
特殊的长方体映入每一位同学的眼帘,其结论便水到渠成。】
(2)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
数、长短)、顶点(个数),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归纳特征后,
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顶
点8个
【评: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点上来,他们手拿正方体
学具,边看边摸边数边讲,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五)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通过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知道,正方体具有长
方体所有的特征,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个长方体都具有。如果把长方体看成一个整
体,那么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评:利用子集思想揭示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辩证关系启蒙教育,自然不生
硬,易被接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
2.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
3.说出下面各图形的长、宽、高(课本练一练第4题)
4.下面是一个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的部分图,说出长、宽、高各是多
少厘米。并试说哪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评:练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老师通过补充板书:学生通过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及结合板书,说出本节课的“课题”、“长
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标在了这个长方体哪个位置。从而加深对本节
课主要内容的认识。
【评:总结的板书设计新颖,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
眼前,给人铭刻记忆,久久难忘。】
【总评】:
1.注重把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即教学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思想
(子集思想)、数学方法(按顺序地观察、摸、数物体的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
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恰到好处的演示实体的或框架的长方体,在屏幕上映出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
形;画出形象直观的图文表结合的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具体
的实践,体验、监控、调节自己的策略,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
最后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
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3.学生手脑并用,左、右脑协调配合,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促进了大脑功能
的开发。此外,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易操作;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不
拘一格;板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炼、准确,演示动作果断、敏捷、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
印象。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