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益,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得法。要教学得法,教师应从以下
几方面去探讨研究 ,以提高教学水平。
一、准
这里的“准”,是指教材的使用要准确。数学教材的编写,不只是编者依据数学的科学
性、严密性、系统 性经反复推敲后写定的,也汇集了小学数学教师多年来丰富的实际教学
经验,因而在教学中一般来说不能随意 改动教材,否则极易产生随意性,增加学生的学习
困难。如教学带分数乘法,教材中有这样一句:“分数乘法 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
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通常”一词就不能省略,如果删去,学生容易被 繁琐的解法捆
住手脚,能简便计算的也不能进行了。例如:(1/2)×4(1/4),若看成求4(1/4)的1/2是多少,
学 生就能直接口算出2(1/8)。正如书上所说:“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
分数乘法也是适用的 。”
数学教材中的一词一句如此要求,对于插图也该这样。第七册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中的例1,有以下 两幅插图:
(附图 {图})它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方法,即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先沿着长
量,一排正好是5个 1平方厘米,后沿着宽量,正好是3排,推出3个5平方厘米,就是
15平方厘米。这样教便于学生记住长方形的面 积等于长乘以宽。而有的教师先量出3个宽,
再依次量完全面积,将图中的虚线画成了直线(见下图)。
(附图 {图})
这样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丢了,出现的公式与教材也不统一。
二、活
依教材而教,并不是用教材去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解法后,要让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 识,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去说理,列式解答,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扩
大知识点的认识面,即将教材教活。如 第十一册第17页,有个练习“想一想:4的倒数怎
么求。”教师一般是根据同页书上的一段话“3和1/3互为倒数 ,即3的倒数是1/3,1/3的
倒数是3”去推出4的倒数就是1/4。其实第10页中这样说:“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
分数。”4看成4/1,4/1的倒数是1/4,教师这样去引导,就简单快捷得多。
对例题的教学同样如此,如同册教材带分数除法中的例2:一个数的1(1/4)倍是5/8,这
个数是多少?教材 是用列方程,经过几次运算,得出这个数是1/2,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常
用解法之一。由于数据的特殊性,在学 生学习之后,教师可提醒学生,教材同页上有这样
一句话:“分数除法中有带分数的,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此题是否可以简便计算。
会有学生想到将1(1/4)倍看成5/4倍,把此题变成:一个数的5/4倍是5/8。再逆过去想,
5/8正是5/4的1/2,那么这个数为1/2。再如接着的例3:计算2(2/3)÷5÷(4/15)。当学生理
解了“除 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后,讲完例题,引导学生去观察:
原式=(8/3)×(1/5)×(15/ 4),会很快发现,前两个分数分母的积等于第三个分数的分子,前
两个分数分子的积正是第三个分数分母的二 倍,得出2,使学生既发展了观察能力,又培
养了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同样可以讲活。如第九册中的平行四边形,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从平
行四边形一条边上 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有 一幅插图:当学生理解以后,教师可以在原图上画出如
下一条垂线,让学生讨论,图上相关的名称标得是否正 确,这有助于学生对教材中有关的
叙述理解得更为透彻。
(附图 {图})
三、序
循序渐进是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这个序,不仅让它体现在整
个数学教学中,更 要体现在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堂课中。如第十一册百分数和分数、
小数的互化,四道例题后各有一个“ 想一想”。
例1是小数化百分数,通过把0.25、0.04、1.3化成百分数的学习,找出小数化成百分
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 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的规律。想一想:把2化成百分数,
应该等于多少。这让学生认识到将一个自 然数化成百分数,也是运用同样的规律。它是把
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补充。
例2是百分数化小数,通过27%=0.27,124%=1.24的学习,想一想:把0.4%化成小
数,应该等于多少。百 分号前的自然数变成了小数怎么办?让学生运用去掉百分号,同时
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的规律去思考,得出 0.4%=0.004。它是将百分数化成小数的延伸。
例3是分数化百分数,当学生掌握了真分数3/4、1/6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后,出现了想一
想:把1(3/5)化成百 分数,应该等于多少。这使学生明白带分数化成百分数,同真分数化
成百分数一样,先化成小数,然后再改写 成百分数。要注意的是练习十八第三题中的3(1/9),
无法除尽,此时教师应该提个问题:“如果这个带分数化 成小数不能除尽怎么办?”当学生
看了1/6≈0.167=16.7%会答出令教师满意的结果,这个想一想就成为分数化百分数的拓
展。
例4是百分数化分数,让学生从40%、17%、125%化成分数得知,把百分数改写成100
做分母的分数后,能约 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此时出现了想一
想:把2.5%化成分数,应该等于多少。这里 有一个2.5%=2.5/100=25/1000=1/40的过程,
它是百分数化分数的深化。
以上四个“想一想”既有知识发展的序,又蕴含了初步逻辑思维培养的序,它与例题形
成了一个整体。
四、趣
兴趣不仅加强知识的记忆,亦能影响学生的爱好、追求诸多方面。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激
情、激趣,做到常 教常新。去年我听了一节青年教师的课,她出示第一册第21页的这幅插
图:
(附图 {图})
引导学生观察后问:“小朋友们,这幅图会说话吗?”学生齐说:“不会!”教师说:“我
也这样认为, 但是老师怎么听到了它在说话啊!”有学生说:“它只是一幅图,不可能会说
话。”教师先指了整个图,又点 了虚线方框说:“哦,它的说话声太响了,快将老师的耳朵
吵聋了!”有学生开始明白了图的意思举手说:“ 图上说,一共有五个挑子,被吃掉了4个,
还剩下1个。”教师惊喜地将图又指了一遍,说:“他听到了,还有 谁听到了呢?”小手举
成了一片,教师边说边板书出5-4=□。下课,我检查了教学效果,教师布置的“做一做”
学生百分之百的正确完成。
将教材教得生动有趣,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去精心设计,如教师在未教第十一
册的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之前,可安排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师问:“2/3加上1/3的和是多少?”
学生答:"1。"教师板书出(2/3)+( 1/3)×(2/3)+(1/3),问学生得多少,学生容易答为:“1乘以
1等于1。”此时让学生翻开书,自学开始的一段 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整
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再让学生计算,得出1(2/9)。 由于理解了教材中的这段
文字,学生很快正确地算出得数。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