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决定自民国九十年开始,以「国中基本学力测验」作为甄选、申请入学高中的参考依据与登记分发入学的重要指针,于是大家都在问「什么是基本学力测验」?等看到基本学力测验试题示例后,又开始担心题目是否太简单?能否区分鉴别学生程度?考试成绩是否够客观足以作为入学的一项重要依据?
究其实,大家最应该去明了的是「基本学力测验」与过去联考的命题方式有何不同?学校教师应该如何以新的理念教导学生?
现藉本文,将基本学力测验有关数学的部分做一简单介绍。
「基本学力测验」的题目有下列几个特色:
一、 是基本的、核心的、重要的:基本并不代表简单,而是学生在国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该学会的重要观念,命题小组把国中教材中的重要概念一一收罗在题目之中,期望学生在国中的数学课程里,了解基本的、核心的数学理念,进而培养对数学的喜好与懂得如何去思考。
二、 跳脱过去参考书题目的窠臼:有许多参考书的题目艰深难懂,且须应用一些高中阶段的观念来解题,否则就会很难求得正确答案。且不少国中学生为了怕考不好,做了太多同样又重复类型的题目,形成过度学习而不自知,甚至有些题目只要一看叙述就知道答案,根本不必思考或计算。这些情况造成学习的盲点,基本学力测验的命题将改变这些弊端,跳脱传统参考书题目的窠臼,帮助学生正常学习数学。
三、 题目语句叙述完整:基本学力测验每一题题目的叙述都很完整,明确地让学生知道问题是什么。命题小组在设计题目时,会把各种可能的情形都考虑进去,设计的题目避免学生因城乡差距而造成作答困难,同时使学生不会因生活型态或生活环境背景的不同而误解题目的意义。
四、 作答不强调特殊解法、不需死背公式:许多学生认为学数学只要背公式,然后把数字代进公式就可以解题了;有的人碰到难题时,不运用最基本的观念去思考,而只希望能学会特殊解法,利用很快速的步骤来解题,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根本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内。命题小组完全避除这一类型的题目,基本学力测验的题目在作答时,不强调特殊解法,也不需死背公式,只要具有基本的、正确的数学能力自然能够解题。不过,并不代表基本学力测验没有难题,只是这些难题都是由命题小组精心思考、设计的,传统的参考书或测验卷曾出现过。
五、 不超出课程范围:在一些参考书或讲义的题目中,偶而会利用一些课外公式解题,如:利用行列式求面积等。这些公式用起来也许很方便,但若要深究运用的道理与原因,学生却完全不知道,若数学课程只是在学习这些课外公式,那根本不用数学老师的教导,只要有一本参考书或一大堆公式即可。因此为避免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基本学力测验命题绝不超出课程范围,学生只要具备国中生应有的基本能力,参加基本学力测验时,就能从容应考。
六、 题库的每一道题目皆经过测试:为了要达到两次「基本学力测验」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每一道题目都经过测试,再由命题小组依据难易度与章节层次分别纳入题库系统,在举行基本学力测验时,再以计算机依各项比例选题,配置成一张试题。
最近在报纸等媒体常见到各方意见,有一些疑虑是:「基本学力测验」的题目会不会太简单?若某地区考生参加「基本学力测验」都得到满分怎么办?过多考生成绩相同,如何作为升学的鉴别?有人关心的是,部分高中要不要加考第二阶段的纸笔测验?怎么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信许多应届考生与家长必是惶惶不安,不知如何因应。
在此想呼吁,国中老师无须去揣测基本学力测验的命题方向,只要好好落实平日的教学;同学也不要因为过度重视「国中基本学力测验」作为升学依据,而忽略了对数学的基本学习态度。
我们为什么要考数学?难道数学只是升学的工具而已?绝不!目前国中使用的这一套新的数学课本,非常重视基本观念的介绍,并使用各种道具与方法来让学生更容易懂得数学。「基本学力测验」正延续这种精神,希望让大家更重视数学基本观念,一切从基本出发,进而因为学习有成就而喜欢数学;更希望大家能藉由喜欢数学,进一步懂得去思考、去运算、具有更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不必每天去补习,死k活k生难的数学公式;也不必每天开夜车,面对作不完的数学题目而痛苦不已,大家都可以快快乐乐地把数学学好。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