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西南师大外国语学院 吴欣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4月在合肥市举办了首届全国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来自全国31个盛市、自治区的33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代表了当前我国各盛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最高水平。笔者参加了这次盛会的全过程,特撰写本文,对竞赛课所反映的现象谈谈个人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尚需解决的问题。为使本文更具科学性,在竞赛期间,笔者采用了课堂观摩、选手抽样访谈、观摩教师问卷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较客观、全面的实证收集。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与同行进行交流:1.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总趋势;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3.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总趋势
(一)对语言教学交际化思想的认同
从33节课堂表现来看,选手们语言教学思想已有较大变化,明确了语言交际教学的目的,基本符合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90%的参赛选手在这一项均获得了较满意的得分。在对选手进行的抽样访谈中,15名访谈对象均表现了对语言交际教学的深刻认识和认同。选手们表示“如果我的学生不能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我的教学将是失败的”。从收回的观摩调查表上看,85%的观摩教师在听课、评课时也认为“不论课堂形式如何变化及不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表现为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原则”。
这种从课堂表现到教学指导思想上对语言教学交际化的认同与国际未来英语教学发展趋势不谋而合,即虽然具体做法可能会不同,但外语教学理论上和哲学上的看法变化不大。这说明我国自实施英语教学改革以来,特别是在采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以后,尽管历程艰难,但总体上正朝符合世界外语教学发展趋势的方向发展。这不能不说明近十年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改革总的趋势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二)高中英语教师素质已有较大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驾驭、处理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及因材施教的能力紧密相关。从33节课堂教学来看,80%的教师能在短短的24小时内迅速设计以语言功能和运用能力为主而兼顾语言结构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动新颖:多数教师竭力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枯燥讲解的弊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如,在Lesson65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使枯燥的纸张制作过程形象化、生动化;在Lesson68中,使计算机的发展这一抽象的话题富有生机;在生词的处理上,词汇配对(word matching)使生词教学生动、快捷,保证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2.学生主体:33节竞赛课中,许多教师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置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二人活动、小组活动、比赛活动和独立操作活动均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
3.课堂教学交际化:师生自然、得体的交谈,学生之间的讨论与辩论使传统的纯课堂语言更具有真实性,而信息差活动(informationgapactivity)比机械对应与重复更具交际性。
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外,在15人次的抽样访谈中,有11名教师对课堂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初步的认识;有4位教师对其教学设计有十分深刻的理解,如对“做中学”实质的理解,以及探究式学习(discovering learning)和以学生为主体(student-centred)等原则的运用。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也有所认识,并知道如何改进。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发展,与传统的教书匠式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良好的教师素质也许正是近年来我国高中生英语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师职业发展人心所向,教学研究进入课堂
参赛选手只有33人,但观摩的教师却多达约2000人次。从收回的观摩调查表看,95%的教师抱着极大的热情,不辞辛劳,千里迢迢赶来观摩。追求发展,人心思上,是我国高中英语教师的总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在15名抽样选手的访谈中,教师们均表现出对自身教学的不满与遗憾,渴求真实、诚恳的信息反溃这反映出教师对更高标准的追求和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9名访谈对象在谈及竞赛课的设计意图时,均与平时所进行的日常教学相结合,对教学目的的理解、教学环节的设计及课堂操作的有效性均有透彻的分析,确实体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教学研究基本功,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好兆头。
总之,从这次竞赛来看,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已有较为长足的发展,这对于我国提高外语文化素质的教育,实现李岚清同志提出的“省时、高效”的目标,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教学意识与教学行为尚存偏差如果我们把一个教师的教学视为一座冰山,那么,浮在水面上的、人们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教学行为则只是硕大冰山的一小部分。难以直接观察到的教师的教学意识才是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与参赛选手访谈,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意识与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并不完全对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之间的矛盾。例如,所有访谈对象均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包揽了许多本可以由学生主持或负责的活动,教师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再如,教师们均认为教学过程应尽量实现交际化,但有的教师却把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说认为就是交际,因而出现了教学环节“Presentation(展示)-Practice(练习)-Production(应用)”中,教学活动仍局限于练习阶段,而且主要是有控制的机械练习,供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练习活动不多。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意识与教学行为的偏差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一大不足。
(二)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尚需提高
有关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国际教师教育中已有明确的认识,但在我国仍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这一问题在这次竞赛中同样有所表现。有的选手运用了不少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但访谈的结果表明,他们并不十分清楚如此设计的理论基础。因而,在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模仿和不顾实际的硬搬现象,难以给人真实的感受。这一点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也十分明显。这反映了我国师范教育的主流仍局限于技能培训,忽略了教师理论素质的培养。
(三)语言能力与教学能力尚不对等
这次竞赛课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教师的语言能力总的来讲要强于教学能力。教师们均能流利地用英语组织教学,而且有的教师语言素质相当不错,但在教学方面却仍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参与不足,教师讲解过多。这再一次证实了教师的语言水平并不能决定教学能力的高低,这也许是由我国英语师范教育中重语言发展、轻教学能力培养所造成的。
由此看来,尽管近年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是显著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这对我国师范教育提出了严峻的任务。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三、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英语师资培训应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近年来已逐步引起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从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IATEFL)第25~31届年会来看,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教师是教材、课堂、学生、教法之间的连接点和教改的直接执行者,因此,加强英语教师教育,探索师资培训的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和手段应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提供和加强对课堂观摩的研究,并使之系统化、经常化
作为教师职业发展重要手段之一的课堂观摩在帮助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平时收集的信息,特别是从这次竞赛中所进行的观摩调查来看,课堂观摩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校管理中课堂观摩的组织与操作未形成良好的循环;另方面,正如观摩教师反映的那样“类似这次竞赛课的观摩机会很少”;同时,师范教育对教师观摩能力的训练也未取得应有的效果。我们认为课堂观摩是促使课堂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加强研究,并使之经常化、系统化。
(三)教学评估标准化、科学化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教学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实施。评估标准常常左右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操作。例如,在抽样访谈中,有的教师在涉及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时表示“我这样做是因为评估标准上有这么一条要求”,由此可见评估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收回的观摩调查表也反映“有的教学有表演的痕迹,似乎硬要做给别人看”。这样的结果使有的课成了好看不实用的“花架子”。从另一角度讲,教学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研究也需加强。总之,教学评估这一指挥棒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这次盛会的成功已充分说明了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我国改革师范教育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一次挑战。我们再次强调,改进目前师范教育应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如Utley(1990)指出的那样:“改革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不论大纲、教材如何改进,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教师,我们将一事无成。”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