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科改革的基本方针
二、改革后的理科课程结构和内容
1. 小学和初中理科课程的目标
2. 小学、初中理科的内容
1996年开始,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对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审议,并于1998年7月提出了改善中小学等学校教育课程标准的总结报告,明确了21世纪学校教育应有的方向。这次改革,把在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基本观点,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
1. 培养人性、社会性,以及作为日本人而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意识;
2. 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在宽松的教育活动中,力求使学生掌握基础和基本知识,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
4. 开展有创意、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基于此目标,课程的设置、教育内容等都有了新的变化。下面仅谈谈在此次改革中,中小学理科课程的改革情况。
一、理科改革的基本方针 回到本文目录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第一次报告中指出,今后的理科教育应从以前以传授知识为基本的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基本的教育,并且,应重视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学习。基于此,教育审议会最终确定了如下理科改革的基本方针: ①亲近自然;②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③培养科学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态度;④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考方法。与以前相比,此次理科改革基本方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也就是说,在理科教育中,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而是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和实验之前就有设想,了解观察和实验的目的、方法,并预测结果,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新的改革基本方针的提出,意在使基础教育中的理科学习从记忆学习转到探究学习上来。
二、改革后的理科课程结构和内容 回到本文目录
依据新的改革基本方针,文部省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于1998年12月公布了新的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称“新学习指导要领”),并决定从2002年开始实施。小学和初中理科的新学习指导要领保持了现行理科学习指导要领的结构,即包括目标、内容和指导计划的制订三部分。在此,仅谈一谈小学和初中理科新学习指导要领对目标和内容的修订情况。
1. 小学和初中理科课程的目标
小学和初中理科新的目标, 从能力、态度、方法、技能和知识等几方面,提出了小学、初中理科的目标要求,包括理科的总目标和各年级或各领域的具体目标。总目标提出了整个理科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各年级或个领域的目标则结合知识内容,具体提出通过完成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来达到目标,也就是完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表1 小学、初中理科的目标
目标
结构
内 容
小 学
初 中
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的调查研究能力;通过对某此问题(略)的调查研究,培养表达能力
态度、方法
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发现问题,培养兴趣和关心。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考方法
提高对自然的关心;培养科学的调查研究态度。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考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识、技能
进行观察和实验。谋求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学习有关知识(略)
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对某些具体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掌握观察和实验技能。加深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学习有关知识(略)
新的目标保持了现行目标的结构,在内容上体现了现行目标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培养能力、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例如,在小学新学习指导要领的总目标中提出,要有计划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新学习指导要领的总目标中提出,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并在各领域目标中提出通过分析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得出自己的看法,培养表达能力等,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 小学、初中理科的内容 回到本文目录
小学理科的内容仍是按年级顺序编排,每年级都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生物及其环境,通过对动植物的实际生活和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有关生物的知识,其重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物质及其能量,通过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进行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对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作出思考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地球和宇宙,通过观察地面、大气层和天体的一些现象,探讨地面、大气层的现象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其重点是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小学理科新学习指导要领内容的安排特别注意了两点: 一是以学生能实际感觉和亲身体验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为基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 如选择能进行制作的内容、与自然灾害有关的内容等; 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并考虑地区的特点,在高年级安排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
表2 小学理科的内容
A. 生物及其环境
B. 物质和能量
C. 地球和宇宙
3年级
昆虫和植物的成长过程和结构
昆虫和植物的关系
光的性质
电路的连接方式
磁铁的性质
太阳照到地面的情况
4年级
动、植物的生长与季节的关系
空气和水的性质金属、水、空气的性质
电的作用
月亮和星星的特征
水的状态变化
5年级
植物的发芽、生长、结果及条件
动物的出生和生长
物质的溶解
杠杆
物体的摆动
天气的变化
水流作用
6年级
人及其他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水溶液的性质
燃烧
土地的组成和变化
精减内容
动植物的运动、生长与天气和时间的关系; 卵生、胎生、植物体水分的蒸腾(移至初中);男女的身体特征(其他学科安排);
植物体的干馏; 物质的性质、声音、重量和体积、蒸发溶液分离物质、中和、金属的燃烧(移至初中)
石头和土; 空气中水蒸气的变化、太阳的表面状态、北部天空、南部天空及满天星星的运动动、沉积岩和火成岩(移至初中)
初中理科的内容编排仍采用二领域制。1958年日本公布的初中理科学习指导要领采用了二领域制以来,日本的初中理科一直沿用这种结构 。理科二领域制与一般的综合理科不完全相同,它保持了一般综合理科不分学科界限而注重培养能力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将学科概念渗透进来,以利于归纳、总结知识,使理科知识系统化,也为高中实行分科理科打下基础。
初中理科新学习指导要领的二领域内容结构,仍将物理和化学的有关内容作为第一领域,将生物和地学的有关内容作为第二领域。各领域的内容安排都是按年级的顺序循序渐进,在低年级,把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看到或体验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内容,再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实验,学习有关知识;随着年级的渐进,安排一些抽象的概念、法则或较难理解的内容,通过观察、实验,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规律;进一步,再安排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综合性或应用性较强的内容,通过运用知识,形成综合的科学见解和思考方法。
这样的内容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易于学生理解与科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对自然事物和现象以及科学知识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与小学理科相同,初中新内容的安排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更加充实野外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表3 初中理科的内容
第一领域
第二领域
内
容
(1)身边的物理现象
a. 光和声
b. 力和压强
(1)植物的生活和种类
a.生物的观察
b.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c. 植物的类别
(2)周围的物质
a. 物质的状态
b. 水溶液
(2)大地的变化
a. 地层及过去的状况
b. 火山和地震
(3)电流及其利用
a. 电流
b. 电流的利用
(3)动物的生活和种类
a. 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b. 动物的类别
(4)化学变化和原子、分子
a. 物质的组成
b. 化学变化和物质的质量
(4)天气及其变化
a. 气象观测
b. 天气的变化
(5)运动的规律
运动的规律
(5)生物的细胞和繁殖
a. 生物和细胞
b. 生物的繁殖方式
(6)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利用
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利用
(6)地球和宇宙
a. 天体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公转
b. 太阳系和行星
(7)科学技术和人类
a. 能源
b. 科学技术和人类
(7)自然和人类
a. 自然和环境
b. 自然和人类
精减内容
因溶质不同而使溶液的性质不同;比热、电量、离子、中和反应量的关系、力的合成和分解、功(移至高中);信息手段的发展(其他学科安排)
天气图的制作;大地变化的一部分、月亮表面的状况、日本天气的特征、遗传规律与生物进化(移至高中)
回到本文目录
与现行理科学习指导要领相比,小学和初中理科新学习指导要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体验,更加重视联系日常生活。
此次的课程改革,小学和初中理科的总课时都有所减少,小学由原来的420课时减到350课时(减少70课时),初中由原来的315~350课时减到290课时(减少25~60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有更充足的时间按照新的目标要求轻松学习,对理科的内容进行了精选,删去了一些内容,删去的内容,有些是彻底删去;有些是在其他学科或低一级课程涉及到的,不再重复;也有些移到了高一级课程中,如原小学的内容移至初中,原初中的内容移至高中。
可以看出,日本今后的理科教育改革有以下的特点:
1. 重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通过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事物、现象中的疑问和课题,来增强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2.重视培养能力。新学习指导要领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例如,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疑问和课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科学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培养对问题的综合见解。这次的改革,特别突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将现行理科培养学生自学意欲的学力观提高了一步。
3. 重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新学习指导要领立足于环境教育,将理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理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科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进一步,再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学习指导要领将在21世纪初实施,可以说,此次的修订,是面向21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21世纪的社会 ,将是一个科学更加发展、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它要求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具有适应社会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日本理科课程的改革,正是考虑了这一点,从理科的学科特点出发确立了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的理科教育,也正面临着面向21世纪的改革问题,相信日本的理科课程改革措施对于我们来说会有可借鉴的地方。
参 考 资 料
1.日本文部省: 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1998年12月)
2.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教育课程标准的改善》(总结报告)(1998年6月)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