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优质教育,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质素人才。这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热门研究课题。
近年来澳门的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1995年政府开始实施了七年免费教育,作为十年免费教育第一阶段,这是本澳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方面的重大改革。随着99年回归的到来,澳门将跨进"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新纪元,而现行的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自然备受社会公众关注。所以如何为澳门青少年提供优质教育,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推行优质教育,世界各国都从课程改革方面着手,尤其以显性的科学课程改革为重点,但课程结构一个重要因素----潜性课程却似乎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准备在讨论潜性课程的特点及其特殊作用的基础上,进而对澳门学校潜性课程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 课程与学校优质教育之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学生每天每时都接触到的课程。因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具有传授知识、树立观念、开发智力、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等功能,学校的教育活动必须以课程为轴心而展开的,以达到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课程的选择与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总要体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按优质教育培养山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利于这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课程改革中,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因此世界各国中小学都在课程改革中加大力度,但大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显性的学科课程,而对潜性课程不够重视。固然学科课程是学校旨在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侧重于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而潜性课程对人格的发展,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不容忽视。今天澳门的中小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太重,整天要应付是测验、考试,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得不到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所以要实施优质教育就不能采用单一的课程,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素质。
二. 潜性课程基本特征
潜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非正式课程"。潜性课程是当今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在最近一二十年内开始受到重视。潜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正式课程规划以外,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周会、班会),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人格)。由此可见潜性课程构成因素繁多、结构相当复杂。它是学校范围内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所有文化要素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一种整体性课程。它的独特结构决定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从教育者接受方式来看,具有自由性。这是潜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最大区别,显性课程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知道行为的目的并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潜性课程则主要以下不明显的、间接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它无需教师组织专门活动,而是通过具体的情境给学生以影响。学生是在一种相当宽松、自由的情境不知不觉地接受影响。
2. 从潜性课程存在方式来看,具有渗透性。潜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并渗透于其中,这种渗透性不仅存在于学校物质环境中,也存在于学校精神氛围中;它不仅存在于人与物的关系中,也存在于学生的课外活动中,所以说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育人因素,这是潜性课程力量所在。
3. 从潜性课程的影响方式来看,具有感染性。情感是人所专有的,是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体验和态度。当一个人置身于一定情境中,就会被此时此地的情与景所感染而融入其中。例如当一个学生置身于宽敞,光线充足,空气清新课室上课,自然会被良好环境感染,从而心情愉悦、精神充沛地接受教育。潜性课程正是具有这种以情动人,以景感人的特点。
4. 从潜性课程的影响结果来看,具有长效性。每个学生自踏入学校的第一天,除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规范设计下进行学习外,还会不知不觉地受学校潜性课程各种要素的感染、熏陶、诱导和启示。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具有实时显性效应,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某种品性。但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其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
三. 澳门学校潜性课程的现状潜性
课程存在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可谓无处不在。在教育上具有多方面功能。虽然在本澳并未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但实际上在现行的学校领导、教师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潜性课程的正功能,但当然也有些教育工作者对潜性课程不加重视,甚至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引起潜性课程的负效应,以下就有关现状作出分析。
1. 有关学校物质情境。学校的建筑造型、校舍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学校的设备等,这些都属于学校物质情境。据一些科学实验证明:物理环境对于人的思维有较大影响。单调、阴沉刻板的环境往往使人的思维难以展开,并产生一种忧郁的心情;而丰富的环境则给人大量视觉提示,特别某些花草的香味,更能使人精神舒畅、思维清晰。所以学校应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光线充足、环境清幽、设备完善的场所。近年来澳门政府逐渐重视教育,先后两次批地建校,本澳落成了许多新校舍,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学校的领导也注意到现代化教学设备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作用,所以许多学校都加设了计算机室、语言室,在课室里安装了电视机、投影机、录音机,这对推行优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条件。但目前澳门也有为数不少的学校地方狭小,有些由民房改成学校,有些甚至在庙宇的一角。这些值得有关当局重视。
2. 有关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这些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一旦形成,总是依存在学校、班级生活之中,而且具有一种同化力,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新到这个环境中的师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影响。我本人是在本澳一所小学任教,记得我初踏入学校时,就被学校内的尊师爱生、有条不紊的学校秩序、民主风气所感染。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转换环境,主要是良好的风气、同事之友爱互助,使我活在其中,心情愉悦,精神焕发。每天早上、下午学生进校见到老师必定鞠躬行礼并有礼地叫早晨、午安,就连幼儿园小孩见到哥哥姐姐的做法,也有样学样。我们学校每一节课前都有一声长钟,这时全学千多名学生不论在操场、走廊、班房做着各种各样活动的,都立刻静下来,全部站立着,剎时鸦雀无声,但钟声一停,所有学生便开始静静地鱼贯入室等候老师来上课。自觉性、纪律性就是这样环境中培养起来。我们可以想象,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将来到达任何社会岗位上,都会把自觉的纪律性融入新的生活秩序中,当他们有机会参与甚至处理许多人一起的活动时,这些经验将有所发挥。所以说学校的传统、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不可估计的力量。澳门的学校很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学校领导、教师们共同努力下,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校风,这些优良的传统应保持下去。但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老师们在抓功课、抓学习、抓竞赛,抓良好的班风、校风的形成方面都应贯彻教育,重视引进竞争意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急剧转变。
校纪也很重要,一间学校不能没有纪律,没有纪律甚么事也办不成。校纪是依靠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的强制力量,是作为学校成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校纪必须严格执行,但严格有别于严厉。当学生违犯校纪,不能单靠惩罚,要注意教育引导。现时社会上有许多家长都批评学校动辄就处罚学生,小小错处就记过处分,三个大过就饬令退学。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不要滥用惩罚方法,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3. 有关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它是潜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和谐的师生关系至为重要,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朝着教师的期望方向发展。记得中学时期教过我的一位好老师---康秀玲老师,虽然她已去世,但她的音容笑貌,她对学生无私之爱心至今仍深深活在我们心中。她出身富裕家庭,但师范毕业后怀着一片热诚到小城任教。她当时是我们的班主任兼教代数。上课时她对我们非常严格,就连顽皮学生也显得乖顺,但课余她视我们如弟妹、朋友,当同学学习上遇到困难,她主动在放学后为同学补课,课余时常跟我们谈人生、谈理想,师生感情非常融洽。当时很多女同学视她如偶像,甚至说话走路也模仿她。本来很多人怕代数也转为喜欢它。可见师爱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计的。回顾身旁多少老师视教育为终生事业,多少位老师为顽皮学生费尽心思,把几十年青春献身于此项工作。每年教师节,我们都可以看见几十位老师站在台上接受服务满二十年的感谢状,这是实至名归。但在功利社会影响下现时有些教师只视教育工作为职业,只是觉得把知识向学生讲授一遍,已完成己任。在学生身上不肯花额外时间,一切按劳取酬。这样师生之间交往只是一种冷冰冰的、机械的训练与灌输的活动。这种现象的确存在,绝对不容忽视。
此外教师的言语对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因素。"正是一句话可以说得人家笑,一句话可以说得人家跳。"这说明了语言艺术对拨动人们心弦是非常重要。但现时有很多教师往往不重视说话技巧,完全没有考虑到有些话会刺痛学生。如"笨蛋","你们这批垃圾"。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老师们所说的一句话可能会令学生一生一世都记在心头,甚至因为过头的批评而令其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我便亲眼见到一个学生因老师在堂上经常挖苦、讽刺他而毅然辍学。所以教师们必须注意语言艺术,更要从建立心开始,没有爱就不是教育。
四. 对澳门学校潜性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综上分析,潜性课程作为环境、教育因素、对学生理想、态度、道德品质的形成既可产生正功能,也可产生负效应。但无容置疑其正功能一旦发挥其引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正式课程所不及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把潜性课程的影响加以妥善引导和组织,那么潜性课程就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下就有关潜性课程的构建提出一点意见。
1. 在学校内要建立明确的目的意识。实施潜性课程,最关键是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潜性课程的教育功能,要注意到学校正式课程、教材之外有关学校组织、学校文化构成的经验对学生的影响。学校领导应在全体教职员工中灌输这种目的意识,并多举办有关的学习研讨会,让教师们理解其重要性。把学校各方面的力量都统一起来,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潜性课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1) 继续改善办校条件,优化物质环境。现时本澳仍有部分私校办校条件较差,政府应增加拨款,帮助这些学校改善教育环境,增加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良好的教育条件为优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
(2) 重视绿化美化校园。澳门学校普遍不重视绿化工作,这与澳门寸金尺土不无关系,要大面积绿化校园是不可能,但应有整体规划,在原有基础上那怕增加一盆花,一片小草地,其影响作用是不能低估。
(3) 抓好学校特有的仪式活动。这也是影响学生认识和发展的一个教育因素。例如新生的开学典礼、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学校每周的周会,让每个活动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终生难忘印象。
(4) 重视优良校风的形成。教风是一所学校传统的风气与作风。它的形成与发展是要通过人们一系列的努力,并非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二位老师强调一下就能形成,而是依靠集体力量,长期努力工作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实施优质教育,必须有优质的教师。教师的工作不单是传授知识,最重要是传递着人生的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不单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大量事实证明,教师的形象、学识水平、人格、工作作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人格发展发生深刻影响。因此加强本澳教师的自身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提高澳门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强专业精神。教师要有敬业乐业的专业精神,要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视为事业而不是作为单纯的谋生工作,在澳门教育界中很多老前辈正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这正是年青老师学习的好榜样。澳门现在的师范教育除了澳门教育学院还有圣若瑟的夜师,华南师范大学与教育司、中华教育会合办的专业学位课程,本人建议应在这些课程中加强师德教育,抓好教师的质素。
(2) 要树立良好的教风。良好的教风表现在教师既要用自己精湛的学识去哺育自己的学生,还要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去感染、熏陶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积极负责,有民主作风,让学生在公平、融洽情境下学习。此外还要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 重视教师形象。有位教育家说"世界上没有比教师受到更严格督促的人了,因为他每天都在几十双眼睛的督促下......"教师的形象的确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服饰等。应给学生一种大方、庄重、整洁、亲切的外型,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亲近你。有些老师衣着随便,也有些年青老师打扮过于时髦,这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条件许可下,教师们应统一穿著制服,当然教师除了外表之外最重要还是要有内在美,要有高尚品德,为人正直、稳重好学、有内涵、博爱宽厚,有错必纠,不坚持错误。教师美好的形象就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另一方面,正由于学生受其感染,所教内容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使教学效果更好。
五. 结语
为了面向21世纪,为澳门培养高质素人才,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目标。在教育上我们不仅要看到正式课程的效能,并要重视潜性课程在学生成长方面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共同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名滴(1991),《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广东教育出;版社。
2. 陈伯璋(1985),《潜性课程研究》,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3. 教育统筹委员会(1996),《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七号报告书》,香港:香港政府。
4. 陈伯璋(1987),《课程研究与教育革新》,台北市: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5. 吴也显(1987),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第11期,48-51页。
6.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中央教科所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课题组(1996)。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实验。《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10-16页。
7. 张原平(1996),关于现代教师专业社会化问题的探讨,《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第1期,46-49页。
8. 李子彪、李国霖、江耀强(1993),《学校文化与教育心理》,广东教育出版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