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X"高考改革方案将在全国陆续推广和实施,生物学科列人高考科目在全国已基本成为定局。为此,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正积极认真研究和着手准备工作,以适应新的考试制度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对设计和拟定高考生物试题的工作来说,如何保持高考试题的延续性、稳定性的特点,严格按"考试说明"的要求,依纲据本很好地与现行的会考制度衔接起来,既要适应面向21世纪的生物教学改革的需要,便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又要针对生物恢复高考初始阶段,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区分度的、全面合理的科学评价,确实是有很多值得有关部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新一轮高考生物试题怎样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模式和风格特点?这也许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为此,本人基于对历年高考生物试题的总体评价和简要分析,展望与思考新一轮高考生物试题命题工作,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保持稳定.降低难度
应该说明的是,对于全国生物高考试题和1995年~1997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评价,是建立在一种师生的超负荷运转、超强度、拉锯式的训练为背景条件的反馈结果。也就是说,也许现在看起来很难的内容,在当时却属"会者不难"的范畴。生物、地理马上列为高考科目,学生知识欠账多,教学任务重,再加上较长时间生物学科与高考无缘,师生的经验不足等问题,届时考生总体的应考能力和水平也许与"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形成较大差距。因此,试题应充分考虑考生总体水平的实际,在题型、内容结构上要继续保持90年代初期的全国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些风格特点,借鉴上海试题的一些成功做法,适当降低难度,确保试题的稳定性,显得十分重要。这样不仅使师生在复习备考时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物和标高--近来年的一些高考试题,更重要的是从当年考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出"怪题、偏题、双超题",着眼于基础,不回避重点,在此基础上求得变化。也就是说,如何贯彻稳中求进的原则,可否认为是新一轮高考生物命题中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强调双基,抓纲务本
正是由于要保证试题的稳定性,从试题内容方面来看,"双基"在试题中的重要地位应该给予肯定。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训练、生物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使高考更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势必只能在这两个基础问题上下功夫。如果说新一轮高考生物试题的内容要体现"稳中求进"的话,那么"稳"字就应该体现在"双基"上。师生在应用科学的方法的同时顽强拼搏,依纲据本,强调双基,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通过高考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的试题效果才能算好,才能顺应中学生物教学的发展趋势,符合高考要服从普教的高考命题原则,真正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3.注重应用,把握热点
高考是以选拔人才为主要职能的,但又要建立在中学教学的基础上。要选拔真正的优秀人才,必须注重考生在灵活应用知识方面的考查比重。这点实际上要求新一轮的高考生物试题,是对经过了十多年的研究、探索所形成的生物试题的风格和特色如何继承和发扬的问题。即将使用的面向21世纪的高中生物新教材,经过修改,都加大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考查的内容。因此,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强调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许应该成为新一轮高考生物试题应继续保持的特点。强调运用,怎样将死的知识考活,这也是对所有高考科目的试题提出的要求,也是高考生物试题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对于困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诸如当前旱涝灾害及洪水灾害的生物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途径,人口、农业、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可在试题中反映出来,突出生物学在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把握全球重大的自然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在试题中得以体现,历来是生物高考命题的一项原则。这样的试题既突出了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又强调了它的杜会功能以及它在所有国民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中学生物教学的正确导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从更高层次来看,对巩固生物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有现实和深远的巨大的示范效应。
总之,新一轮的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命题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不仅面对考生的知识水平状况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更有一个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适应的过程。希望生物界的同仁,以新一轮高考生物试题模式研究为主题,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建议,集思广益为新一轮高考生物命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生物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