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简介:郭晓梅,女,28周岁,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市秋实中学生物教师,教龄6年,中教一级,曾多次在省、市、区做公开课并获奖。本节课《软体动物门》获黑龙江省生物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导言:这节是实验课。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节课所需的材料用具。(举一说一)烧杯,里面装有醋。绿色菜叶、紫色菜叶各一片,吸水纸一片,玻璃板,上有一种动物。培养皿里面装有三种动物。现在同学观察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三种动物。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蜗牛、乌贼。
师:乌贼俗称乌头花,墨斗鱼。(其他的如学生不知道,师举蛤蜊说)这叫蛤蜊,(副板书)同学们听没听说过ga le油?实际上应该念蛤蜊油。它是不是用蛤蜊肉提炼出来的呢?
生:不是。(若说是,师说)
师:蛤蜊油只是用蛤蜊的贝壳盛装的一种油质的护肤品。(举螺蛳)这叫螺蛳(副板书)因形态与生活中常用的螺丝钉相似而得名,要注意音同字不同。现在同学继续观察这几种动物,找一找他们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身体柔软(若说贝壳,师说)
师:乌贼体表有贝壳吗?
生:没有。
师:乌贼的贝壳已退化成内壳藏在柔软身体背面皮下。也就是说它们共同特点是身体柔软,我们形象的称之为软体动物。(板书:第六章:软体动物门)正课:师:软体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115000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我们首先观察、学习有关蜗牛的一些知识。(板书:一、蜗牛) 师:你们见没见过蜗牛?
生:见过。
师:第一次见到蜗牛是在什么地方?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生:家,市场,草地。一般在阴暗,潮湿的墙角,树下,砖下等。
师:也就是说蜗牛属陆生软体动物。(板书:陆生)下面请同学用肉眼观察玻璃板上的蜗牛,看看它在正常生活状态下有哪些结构?各有什么特点?桌上有两只蜗牛的观察完整的一只。注意动手动作要轻。开始观察。(观察3分钟)
师:谁来说说,你都看到哪些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生:贝壳。(板书:贝壳)
师:贝壳有什么特点?
生:螺旋形。
师:每一个螺旋是一个螺层,螺层之间的线叫缝合线,最后一个螺层开口处叫螺口,还看到什么结构了?
生:触角两对,一对长一对短。(板书)腹足。(板书)
师:腹足由螺口处发达的肌肉形成。还看到什么现象了?
生:粘。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用手摸了。
师:这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不但用眼看,还用手摸,这样他观察到的现象也多。粘液从哪来?对蜗牛的生活有什么好处?谁能猜猜看?
生:足腺分泌的,减小运动阻力。
师:还有其它作用吗?有没有同学这样做的?(竖起玻璃板)试着把它从玻璃板上拿走。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
生:还有粘附作用。
师:还有看到其他结构的吗?
生:口。(板书)
师:你怎么看到的?
生:把玻璃板拿起来从下面看。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认真全面,不但从前往后看,还从背面向腹面看。进行科学实验就应该有这样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有一个结构同学没有观察到--外套膜(板书)。它紧贴贝壳内侧,像外套一样包裹着蜗牛柔软的身体,外套膜因此而得名。(指图)这样的结构有哪些功能与其陆生生活相适应呢?贝壳长在最外面有什么功能?
生:保护。(板书)
师:触角呢?
生:感觉。(板书)
师:腹足?
生:运动
师:不过蜗牛运动的速度很慢,每小时仅为50厘米。口呢?
生:吃东西。(板书:摄食)
师:口是怎样摄食的呢?我在饲养蜗牛时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看这个纸盒。这是完好的儿康宁的外包装,在黑暗中与蜗牛一起渡过6小时后,成了这个样子。大家注意:纸盒很薄,但没有露洞的地方。这说明什么?
生:一层层刮。
师:由于蜗牛口内有齿舌,其前端可从口内伸出来刮取食物。蜗牛吃什么?有知道的吗?
生:菜叶等。
师:它常危害农作物,属于有害动物。外套膜有什么功能?(无人知道)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贝壳,而且外套膜上密布微血管当作"肺"进行呼吸,所以蜗牛需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板书:分泌、呼吸)刚才同学说蜗牛的触角有感觉作用。它有多少种感觉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蜗牛的触角各有什么作用。现在假设有充足的蜗牛,而且想在本节课内观察到现象,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看哪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最好(开始)
(讨论3分钟)(找同学说实验方案并加以归纳)实验方案同学们已经设计出来了,我复述一遍:取四只蜗牛,编号:1号完整,2号去大触角,3号去小触角,4号触角全去。①把笔分别放在4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②分别把绿色菜叶和紫色菜叶放在4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③分别把蘸醋吸水纸放在4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④用物体分别碰4只蜗牛,观察现象。我的复述有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我有一个问题:同学想象一下蜗牛被剪掉触角,会有什么反应?
生:全身缩回。
师:而且一般需10--15分钟才能出来。为了让同学能在本节课内观察到现象,老师已为大家准备好了处理过的蜗牛。现在同学前后四桌为一组,按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操作观察。有不清楚的可以参看实验提示,注意做好观察记录,开始实验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生说师揭表)
师(说到视觉时)为什么大触角有视觉而小触角没有呢?
生:视野范围更广,有利于它的生存。
师:不过蜗牛的视觉很差,微弱光线下看得远些,6厘米左右,强光下反而近,4-5毫米左右。(触角功能说完)蜗牛触角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这是与复杂陆地生活相适应的。通过大家对蜗牛结构与功能及生活环境的研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个体与环境相适应。(板书)
小结: 由于时间关系,对蜗牛的研究就到这儿。可能同学没有意识到,刚才同学设计实验探究蜗牛触角作用的过程就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大家能不能归纳一下,进行科学实验一般分几步?
生:1、确立目标 2、设计方案 3、准备材料用具 4、操作观察 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师:看来这位同学已经掌握了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下面请同学动动脑分析几个问题:蜗牛与人类关系?饲养蜗牛应注意哪些条件?
生:吃农作物,对人类有害;食用,观赏,玩。应注意温度、湿度、光线、食物、卫生、天敌等。
设计实验探究蜗牛两对触角的味觉功能。
生:把有味汁液涂沫在某处,分别用四种蜗牛观察。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可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实际操作一下。
结束语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陆生软体动物--蜗牛的一些知识。在实验盘里还有这样一些动物:乌贼、蛤蜊、螺蛳,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怎样才能使这些材料保持新鲜而不致浪费呢?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生:冻上。
师:好,课后老师就按同学说的去做。同学用过的菜叶、吸水纸等废物下课时带走,实验桌上的蜗牛就送给大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继续饲养,并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进行观察:
1、 被剪掉的触角能否再长出来?没有触角对其正常生活是否有影响?
2、 野外生活的蜗牛没有触角,情况会有什么不同?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