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已成为定论。然而,如何落实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于有机结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中,探明了一条新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
为了说明“阅读评赏课”课堂教学结构,现结合《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述之于后。
这篇独立阅读课课文描写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阅读评赏此文,引导学生明确杨梅树是什么样儿,杨梅果有哪些地方特别惹人喜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层次清楚地表达了这种感情的。
一、明确标准
1、复习本组课文训练重点:中心明确,段落分明。
2、出是示阅读评赏要求:
(一)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儿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写这几个方面的变化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者是怎样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地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阅读评赏
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己阅读,讨论分析,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动笔圈点画批。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乡的基础上,评赏本文的写作方法。方法步骤:
1、熟读课文;2、对照标准边读边圈点画批;3、小组讨论评议。
三、汇报交流
让学生对照标准,汇报自己阅读后的见解,要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叙述。压迫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使其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技巧。
通过讨论、汇报,要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先总后分,总起高度概括,引起下文,次要材料略写,写得简要精彩,主要材料分层次细写,生动形象,自然结束全文。
四、运用转化
在学生对阅读课进行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然学生根据本组训练重点,谈谈自己的写作打算,并进行习作练习。如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后,让学生模仿课文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阅读教学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因此,我们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创设“四种类型课”。如五年级设(一)指导起草课;(二)指导修改课;(三)指导批评课;(四)佳作欣赏课。
以写促读。这里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学得的欣赏方法去欣赏同学们的习作,欣赏名家名篇,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相互促进。
“佳作欣赏课”课堂教学结构如下:
一、出示欣赏标准。可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而定,也可根据学生实际从不同角度、某些方面而定。如写作顺序、段落、层次、中心、景物描写、人物评定等。
二、佳作介绍。主要表彰在本次习作中写得较好的同学,请优秀习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修改过程,朗读作文,大家欣赏。
三、欣赏名家名篇。出示名家名篇,(听读、听录音或放大展示)师生共赏。通过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认识自己不足。
四、交流评赏情况。主要是同学之间相互读赏,自我欣赏,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五、评选佳作授奖。即从本次习作中选择几篇最佳文章给予奖励,并刊登在班、校级黑板报或作文选上,特别好的向报刊杂志社推荐发表。“阅读评赏课”和“佳作欣赏课”这两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真实体现了读中学写,写中有读,读写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必由之路。
作者邮箱: hfl721114@16388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