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构建了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型,主要模型有水资源需求模型、水环境容量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水污染控制模型、经济结构优化模型等。通过对多级模型的求解,获得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合适的发展速度。从而为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模型
中图分类号:TV213;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1)03-0269-06
1 建模思路
本文以改善与保护水环境为着眼点,以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目标,研究目前我国水环境中最突出的污染问题。以环境经济学思想为基础,按照物质平衡、最优污染发展水平的观点[1、2],在公平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对区域中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考虑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所需的环境用水量[3],保证地表水不因其被开发利用而造成来水情况逐渐衰竭甚至枯竭。考虑因用水量的增加而带来废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保护水源而相应增加污水处理能力以保证水源的可持续利用[4]。在统筹兼顾和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最优决策与满意决策辨证的应用,不一味追求最优目标,而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最优,考虑研究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寻求有利于水环境改善的合适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研究框架包括以下 9 个方面的内容:①收集水文、水资源资料,按照国家对具有重要环境生态功能的资源,如土地、森林、水等,必须按照使用功能分类保护的原则,建立区域地表水(河流)资源量生态环境需水的计算原则和方法,为水环境容量计算创造条件;②收集各经济部门水资源利用资料,建立部门水资源投入产出子表;③收集水质污染资料,确定主要污染物,计算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为确定水污染控制目标提供依据,收集废水排放资料,建立各部门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投入产出子表;④收集区域经济统计资料、投入产出表,建立各部门经济投入产出子表;⑤收集各经济部门、工业行业、生活废水治理投资情况,建立各部门废水治理资金投入产出子表;⑥以投入产出宏观经济模型[5]为基本出发点,加入水环境、水资源需求及废污水治理模块,并建立经济、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治理综合投入产出表,及其经济、环境、资源、治理费用的综合投入产出平衡关系[6]。进行经济指标、产业结构、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废水治理费用等预测;⑦建立宏观环境—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类统计用水量、排水量、产污量、排污量、污水处理量、处理费用以及 GDP 量,对产业结构进行一级优化,为工业内部行业优化创造条件;⑧建立环境—经济工业结构优化模型,按照工业行业分类统计用水量、排水量、产污量、排污量、污水处理量、处理费用以及 GDP 量,对工业结构进行优化计算;⑨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划目标、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目标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优化方案及其它宏观战略对策建议。具体过程详见图 1。
![]() |
图 1 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研究框架
Fig.1 Study frame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 决策模型
本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7]构建模型,主要模块有:宏观经济模型、水资源需求模型、水环境容量模型、水污染控制模型、环境经济优化模型等。
2.1 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为投入产出模型,描述宏观经济内部运转机制。通过投入产出平衡关系、消费和投资、地区间的调入调出关系、经济发展与外部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关系等,确定经济系统的发展模式,如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模型主要用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发展预测,本文扩展为同时进行国民经济需水预测、废水量预测、污染物预测、废水治理费用预测等。同时对环境经济优化结果进行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模拟检验。
本文提出的改进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6](表 1)是在原始投入产出表[5]上增加了两个象限。其中第Ⅳ象限为增加的资源、治理资金产出量和废水、废物排放量,第Ⅴ象限为增加的资源、治理资金投入量和废水、废物产生量。
表 1 经济-环境投入产出表
Table 1 Input-output table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投入 | 产出 | 水回 用量 |
废水排 放量 |
污染物 排放量 | ||||
---|---|---|---|---|---|---|---|---|
中间需求 | 最终需求 | 总产出(一) | 污水处理费用 | 总产出 | ||||
中间投入 | Xij | Y | X | H | S | B | Q | R |
最初投入 | V | |||||||
总投入(一) | X | IV | ||||||
污水处理资金投入 | G | |||||||
总投入 | T | |||||||
用水量 | K | V | ||||||
废水产生量 | L | |||||||
污染物产生量 | P |
主要的平衡关系有
![]() |
式中,为 i 部门提供的供各部门使用的中间产出,Hi 为第个 i 部门处理污水所用资金;Si 为第 i 部门在扣除污水处理费用后提供的总产出;Xj 为第 j 部门的总投入;Gj 为第 j 个生产部门污水处理资金投入;Tj 为第 j 部门在增加污水处理资金后的总投入。
2.2 需水模型
包括生态环境需水模型、工业需水模型、农业需水模型、生活需水模型。工业需水模型根据工业发展水平,确定工业各部门的用水定额,以及相应的总需水量。农业需水模型根据灌溉用水定额、粮食产量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确定总用水量。生活需水模型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农村发展水平确定城市、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及相应的生活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模型从生态环境角度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其结果反映水资源的一、二级分配问题。
对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8、9]和成熟的计算方法[10]。鉴于我国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本文提出以稀释和自净为主要功能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河流(河段)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环境需水量设计断面,将河流(河段)划分为若干小段,先对各小段进行计算,最后求出整个河段的最小环境需水量。
对于任一功能小段 (i),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 (Qv) 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方程
![]() |
其中,Qvi 为 i 小段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qgi 为 i 小段河道上游来的地下水,q(bg)i 为支流进入 i 小段的地下水,Qgi 为河段本身进入河道的地下水,Qmi 表示除河道基流外,为满足一定的河道环境功能要求所必须具有的水量。qgi+q(bg)i±Qgi 为河段的地下水来水总量,也就是该河段河道的基(础)流量;λ为河流稀释系数,Qwi 为 i 小段合理的污水排放总量。Qni(p) 为设定水文年(多年平均,枯水年,平水年)指定保证率(如 p0=90%,p0=85% 等)下 i 小段的河道流量。计算出所有断面的 Qvi(i=1,2,…,n,i 为断面数 ) 后,即可确定整个河流(河段)的最小环境需水量。由于在确定每个断面的 Qvi 时,将每一小段看作一个闭合汇水区,因此,对其求和即可得到整个河流(河段)的最小环境需水量。
2.3 水环境容量模型
以有机质污染为主的河流,其有机质水环境容量包括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11]。对于有多个排污口的河段,其总容量是各排污口分段容量之和。本文采用断面控制的方法[12]计算水环境容量,限于篇幅,仅介绍段首控制法。所谓段首中的“段”是指任何两个排污口 ( 包括支流 ) 或排污口与控制断面间的部分,“段首”则是指两个排口中靠近上游的一个。段首控制就是让各“段首”的水质达到功能区段的要求,由于河流的自净作用,必将使功能区段其它部分水质高于标准。段首控制严格控制了功能区段的水质不超标。具体计算如下:功能区段段首容量值 (E0) 为:
E0=(Cs-C0)Q0 (4)
式中,Q0,C0,Cs 分别为来水水量(m3/s)、来水浓度(mg/L)及该功能区段的水质标准(mg/L)。则第 i 个排污口处的环境容量为:
Ei=C(1+f(xi-xi-1))Qi+1-QiCs (5)
式中,Qi+1=Qi+qi,Qi 为第 i 个断面河流干流中水量,qi 为第 i 个断面河流中污水量,C 为混合浓度 (mg/L),f(x) 为一函数[13],对于有机物污染的河流,一般选用 COD 和 BOD5 作为综合指标,f(x) 可以通过其降解模型 S-P 模型或其修正模型,或采用 Thomas 模型[13]求出不同的表达式。Cs 为本功能区段的水质标准。由此可以求出该功能区段的总环境容量 (E)
![]() |
式中,Q 为河流来水水量与污水量之和,Qs 为符合该河流一定功能并达到其水质标准的河流总水量。
2.4 水污染控制模型
包括水环境预测模型和水污染控制模型。前者主要预测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对水环境状态的影响,后者主要计算废水治理投资费用,同时由前者得出的结果,经优化计算得出水污染控制方案,并对经济发展起反馈作用。
工业废水总量由 qn=Qn×fn 计算,式中,Qn 为预测年度 n 子行业用水量,qn 为预测年度 n 子行业污水排放量,fn 为预测年度 n 子行业污水产生系数。单一污染物产生量的预测采用系数法,即用各工业行业的万元产值排污量进行预测。预测时考虑科技进步、工业废水处理率等因素。生活污水产生量的预测同样采用污水系数法。考虑到不同水平年用水的差异,污水产生系数在不同水平年取不同值。
废水治理资金分两种情况计算,首先是工业行业内部处理费用,其费用函数的选择以《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经济手册》[14]为依据,并按照不同水平年、同一水平年废水处理率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方案;其次是工业和生活废污水集中处理投资,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按一般规模计算(如日处理能力 10万t/d)。据此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废水处理费用和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年投资费用。
2.5 环境—经济优化模型
2.5.1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目标函数一般表达式为:
![]() |
式中,j 为研究区分区;i 为产业结构;Q 为用水量(108m3/a);q 为亿元产出需水量(104m3/108 元);p 为亿元产出废水量(104m3/108 元);c 为废水处理费用(108 元/104m3)。在不考虑分区和面源污染的情况下,其表达式为:
maxZ=(Q2/q2)(1-p2×c2)+(Q3/q3)(1-p3×c3) (8)
式中,Q2 为工业总用水量,q2 为工业亿元产出需水量,p2 为工业亿元产出废水量,c2 为工业废水处理费用;Q3 为第三产业总用水量,q3 为第三产业亿元产出需水量,p3 为第三产业亿元产出废水量,c3 为第三产业废水处理费用。
约束条件为:
(1) 资源约束(总用水量约束):①Q2+Q3≤R1;②R1=Qt-(Q1+Qd) (9)
式中,Qt 为总供水量(108m3/a);Q1 为农业总用水量;Qd 为生活总用水量。
![]() |
式中,GDP1 为第一产值,P 为总人口,FP 为人均粮食,Fc 为粮食单价,Of 为粮食产值,Oa 为农业总产值。
2.5.2 工业结构优化模型
![]() |
式中,xi 为工业第 i 行业的产值(106 元),i=1,2,3,…,n 为工业行业(n 个),b1,b2,…,bn 为对应各行业的 COD 排污系数(t/106 元)。
约束条件:
![]() |
式中,R1 为某一水平年的工业生产总值 (106 元 ) 的要求。
![]() |
式中,ai 为第 i 行业需水系数 (m3/106 元 ),R2 为工业用水可供量 (106m3)。
![]() |
式中:bi 为第 i 行业 COD 排污系数 (t/106 元 ),R3 为工业 COD 环境容量 (t),即工业水污染控制目标。
![]() |
式中,ci 为第 i 行业用于治理废水的资金占其年产值的比例系数,R4 为工业废水量治理费用限额 (106 元 )。
![]() |
式中,di 为第 i 行业废水产生系数 (m3/106 元 ),R5 为废水产生总量 (106m3)。
(6) 工业正值、行业均衡发展及投入产出平衡约束
3 模型求解
上述模型的组合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的(图 2)。本研究通过多级模型联用,并利用分类讨论、联立求解的数学思想,把大系统简化,从而达到兼顾社会、经济、环境要求(约束),并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多目标分析优化技术中的约束法进行求解。
![]() |
图 2 模型关系和结构图
Fig.2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module's connections
本文介绍的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型,已在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区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2]中应用,并将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 项目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