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对山西省境内野生鳖资源的分布区域和范围、品种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野生鳖资源的状况和消长原因,对现存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野生鳖资源的繁殖保护措施。
关键词 野生鳖 资源 评估 保护 山西
分 类 中图法 Q959.6
在五六十年代,省内外动物学工作者曾先后就动物区系调查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两栖爬行类动物。当时,鳖被划归药用动物类型,在区划报告中仅概括性地说明其“分布在晋北、晋中南、中条山,区系从属关系为广布种”①。除此以外,没有做更进一步的阐述。为了更好地了解、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鳖资源,我们用了 4 年多时间,对全省 49 个县(市)、6 个大中型水库、两大水系的 6 大河流及其众多支流的野生鳖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现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
1 山西野生鳖的品种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
鳖在动物分类中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在我国,鳖属有中华鳖和山瑞鳖两个种。中华鳖主要分布在北方水库洼淀渔业区和长江中下游河、湖、塘、库渔业区。分布在黄河流域(含山西省境内)的野生鳖属中华鳖又被称为北鳖。
中华鳖是以食肉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它的有效分布区域内,水体中栖息着丰富的鱼、虾、蟹、蛙等水生动物,水体周围有各种植物资源。
分布在省境内南部、中北部的中华鳖在生物学特性上有差异,见表 1。
表 1 山西省境内中华鳖生活习性差异
Table 1 Differences of hab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ish soft-shelled turtle in Shanxi
晋南 | 晋中(含忻州地区) | |
---|---|---|
产卵时间 | 5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 | 6 月上旬至 8 月上旬 |
产卵枚数 | 每公斤体重每次产卵 27 枚 | 每公斤体重每次产卵 30 八左右 |
产卵次数 | 2-3 次/年 | 1-2 次/年 |
性成熟期 | 约 4 年 | 5 年以上 |
生长周期 | 约 4 年 | 5 年以上 |
冬眠期 | 11 月至 3 月 | 10 月至 4 月(个别地区 9 月至 5 月) |
2 山西野生鳖资源的地理分布
2.1 分布区域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山西省隶属于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山西省的动物地理区划分为 2 个动物地理带,6 个动物地区,17 个动物区[1]。
调查结果表明,野生鳖资源的分布区域与山西省两大动物地理带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在暖温带森林灌丛草原动物地理带,除横跨动物地理带线的宁武县之外,其余各县(市)或多或少均有分布。分布比较集中的是:源自五台山山脉的清水河(滹沱河流域);源自太行山山脉的清漳河、浊漳河的干流及支流;源自吕梁山山脉西侧的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等黄河支流;源自太岳山山脉的沁河干流及支流;源自中条山山脉的黄河支流以及平陆、芮城、永济等县(市)的黄河滩涂。汾河上游及部分支流尚有少许分布,中下游除洪洞、襄汾等地的汾河支流外,已基本绝迹。滹沱河上游(繁峙、代县段有少许分布)分布很少,支流清水河略多,下游及支流尚有分布。陵川县除地势较低、水资源较丰富的东南部有少量分布之外,也已基本绝迹。
2.2 有效分布面积及储量的评估
山西省的水系分为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共约 9.8万km2,其中有效分布面积约为 5.4万km2。海河流域共约 6.2万km2,有效分布面积约为
1.8万km2。黄河、海河流域有效分布面积总共约 7.2万km2,水库水面约 12667hm2,宜渔黄河滩涂约 2万hm2,其中已开发渔塘 4667hm2。
据我们对捕捉、售购情况进行调查,全省年捕获量估计在 2.5~3t。关于资源储量,采取类推法进行测算。测算时,水库以陵川县申庄水库捕获量为据,河流以大宁的捕获量为据,黄河滩涂以运城 5 县的外销量为据。测算结果见表 2。
表 2 野生鳖资源储量估算
Table 2 Estimation of the existing amount of wild soft-shelled turtle resources
水体类型 | 有效分布面积 | 单位面积储量 | 总储量 (t) |
---|---|---|---|
水库水面 | 12667hm2 | 7.5kg/hm2 | 95.0 |
河流流域 | 72000km2 | 0.1kg/km2 | 7.2 |
开发渔塘 | 4667hm2 | 3.0kg/hm2 | 14.0 |
合计 | 116.2 |
2.3 分布规律
野生鳖资源的分布规律总的来讲受两大因素的支配:一是综合性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其中地势、气温、水系最为重要;二是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
(1) 野生鳖分布与地理、地貌相关。省内野生鳖资源分布的北限从广灵县西北部的六棱山脉起,沿着恒山山脉、管涔山、芦芽山、黑茶山、紫金山山脉的山脊线走向,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这与我省动物地理带区划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只是兴县西南部地区的野生鳖资源分布向该分界线北侧有所渗透。河曲、保德两县过境黄河中曾有野生鳖出没,而县境内多为时令河,落差太大,河水来去匆匆,形不成适宜野生鳖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2) 除人为因素外,野生鳖资源的自然分布通常与气温分布呈正相关。一般情况下,野生鳖资源密布区无霜期在 160d 以上,日均温稳定通过 15℃以上的日数在 120d 以上,年平均气温不低于 8℃,1 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7 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 21℃。
(3) 从野生鳖资源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角度分析,其分布与地表水系流域分布基本一致。地处高寒区的桑干河、各地区的时令河以及达 3 级以上污染的水域除外。
(4) 野生鳖资源的分布与其赖以生存的动物性饵料(鱼、虾、蛙、蟹、蚯蚓、其它水生动物)的分布是完全一致的。凡有野生鳖存在的天然水体,动物性饵料均十分丰富。
(5) 目前,凡野生鳖资源广为分布的地区,交通欠发达,人类的开发性生产活动较少,环境污染(尤其是河水污染)较轻,人为捕捉较少,自然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反之,凡人类的生产、开发、消费活动十分频繁的地方,野生鳖资源在急剧减少、基本绝灭或完全绝灭。
2.4 分布特征
野生鳖资源的分布特征基本上也取决于前述两大因素即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1) 品种单一 山西省的野生鳖资源分布只有一个品种——中华鳖,除体色因栖息环境(水体的底泥)不同而异外,其生物学特征完全一致。品种类型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也就是说鳖属动物中只有中华鳖能适应暖温带森林灌丛草原动物地理带的自然环境条件,所以这一古老的动物能生存下来。
(2) 保证安全冬眠 据调查,野生鳖主要分布在长年性河流自然形成或河水长期的冲刷、切割形成的深度 1m 以上的积水坑、大中小型水库、黄河滩涂的天然水坑或人工开挖的鱼塘及长年积水的水渠中。只有这些地方才能保证严冬冰下具有适宜冬眠的水温。
(3) 重大的动态性变化 70 年代及其以前,中、下游河流中的野生鳖分布多于上游,因为上游通常地势高,气温低;80 年代及其以后,中、下游的分布少于上游,盆地少于山区。这是因为河水污染一般发生在中、下游的盆地,致使资源储量减少,并非什么原因使山区小溪或干流上游的储量增加了。
(4) 野生鳖的生长、繁殖周期的长短与其分布量呈负相关 野生鳖的生长、繁殖周期由南向北递增,分布量却由南向北递减。
3 山西省野生鳖资源的评价
中华鳖在动物分类上虽然属于爬行类而不属于淡水鱼类资源,但其生存与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卵生变温动物,又与各种气候、地理因子密切相关。而且,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也会给野生鳖资源的再生带来有益的或者有害的影响。因此,评价野生鳖资源一般应采用如下评价指标:①自然环境因子;②人类活动因子。
3.1 自然环境因子
在中国气候带的区分中,恒山山脉以北(内长城以北)的省境为中温带,以南为暖温带。我省的暖温带是野生鳖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作为评价指标的自然环境因子主要有:
(1) 气温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特征不仅取决于地理纬度、太阳辐射,也取决于地势高低(海拔高度)。气温决定水温,水温决定野生鳖的生长和繁殖周期(再生速度),因此也就决定了其分布量的多少,这从野生鳖的捕获量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2) 水环境条件 河流、湖泊、坑塘、水库中的水文、水化学、水生生物状况,对野生鳖的生存、繁殖有重要影响,是决定野生鳖数量的重要的外界因子。在各种水域中,水的性质、水量、水温等因子始终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适合野生鳖的需要,它的生长繁殖就快,反之,就会逐步减少直至绝灭。
3.2 人类活动因子
人类活动可分为生产开发性活动和消费性活动两种。人类活动有的会促进野生鳖资源的增殖再生,有的会导致其减少甚至绝灭。人类的生产开发性活动如筑路、建厂、开矿等,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如处理不当会污染空气、水域,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但是,诸如修筑水库、开通渠道、开挖渔塘等活动,却会促进野生鳖资源增殖和再生。人类的消费活动如食用、游钓、观赏等,一方面受利益驱动促使某些人对野生鳖资源进行掠夺性捕捉,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人工养鳖业的发展。在人类活动中最主要的两个评价指标应该是:
(1) 水域环境污染 工厂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农田、果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降落酸雨等,是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在本课题涉及的调查研究范围内,大部分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2]。在污染严重河段,水色黄黑,恶臭难闻,野生鳖踪迹皆无,其它水生生物自然也无法幸免,成了死河。除河流外,水库也有程度不同的污染。
(2) 掠夺性捕捉 据调查,前几年甲鱼市场消费总量的 80% 以上取自野生资源。几乎县县都有“捕鳖专业户”,外省专程前来捕捉的人络绎不绝,捕获的野生鳖中相当一部分是已具有繁殖能力的亲鳖。一般情况下,野生鳖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成活率仅有 30% 左右,由于掠夺性捕捉,严重破坏了野生鳖资源的再生基础,所以不能不把它作为重要的评价因子。
4 山西野生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野生鳖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宝贵资源。迄止 70 年代初期它在我省一直是爬行类动物中的广布种之一,但是目前其分布范围已经退缩到极为有限的地区,水库中的资源储量占到总储量的 80% 以上,如果水库水体再遭到污染,频临绝灭并非没有可能。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它渔业资源与野生鳖资源处于同样危险的境地。为了保护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作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1) 把野生鳖资源统一纳入渔业资源保护范畴,对大、中型水库和主要河流,责成水利管理部门负责资源管理,在分布较多的偏远山区,由当地政府委托有关人员兼管。
(2) 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排污排毒管理,靠法制手段改善污染水域的水环境,以加强对水域生物资源的保护。尤其应确保水库的水体不受污染,因为野生鳖资源现有储量的 80% 以上已经退居水库,当然也包括大量的其它渔业资源。
(3) 建立禁捕区。为确保我省野生鳖资源不再继续遭到人为滥捕乱捉的破坏,建议将平顺、沁水、屯留、安泽、石楼、大宁等县目前野生鳖分布密集的河段,将漳泽水库、汾河水库、关河水库、云竹水库、文峪河水库、后湾水库,将芮城、永济等县的宜渔黄河滩涂列为野生鳖资源禁捕区,明确写入我省渔业资源保护条例,依法予以有效保护。
(4) 合理发展人工养鳖业,尤其是要尽快解决苗种繁殖供应的问题,这是保护野生鳖资源免遭破坏的有效措施之一。人工养殖的商品鳖在市场消费中占的比例越大,越能减少对野生鳖的人为破坏。
(5) 组织人工放流。在人工养鳖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适当时候,有关方面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力量组织人工放流,将人工繁殖的鳖苗首先放流到列入禁捕区的水库、河流中,以后可逐步向河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汾河、清漳河、浊漳河、滹沱河等本来非常适宜野生鳖繁衍生息的河流投入鳖苗,使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参考文献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