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来的课中,是教给孩子在三个变量当中,如何控制两个变量,然后只改变一个变量,来考察是哪个因素改变摆的快慢,并且设计好记录表,让他们填上,最后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和摆的长短有关系,和摆的重量没有关系,和摆的角度关系不大。那个时候我想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对这一套科学实验操作,一步一步按要求讲得很细,指导得很细。
今天这节课,什么都没讲,什么都没说,“你去干去吧!”孩子们不知道应该从哪做起。因为我们以前对孩子们培养的基础还不够,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自己独立去完成,不知道怎样做记录。因此,五花八门的记录都上来了。好不好呢?我觉得是好事,起码我们了解了我们孩子的现有水平,现有的能力。假如我们给它一个课题,他会不会自己独立研究,显然还不行,就连个简单的摆他都不知道怎样去做。怎么样去研究,怎么样做记录,如果发生了问题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是老师无法讲得到的,也讲不了那么多,只有在他做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哎呀!不行,怎么办?”他不时会在脑子出现很多难题,让他自己去解决,有的组可能解决得好一点,有的组可能解决得差一点,甚至有的组一节课都没有做成功,有没有收获呢?我觉得对每个孩子来讲都是有收获的,收获不在于最后的结论,而在于研究的过程当中,他会有很多思维在那儿活动,同学们之间会有很多的交流。
对这个未知世界如何去探索研究,我想与其说这节课给他们解决了多少问题,还不如说这节课给他们脑子里产生了好多问题,比如说,有的组汇报,摆锤的重量影响摆的快慢,而有的组汇报说摆的快慢与重量没有关系,矛盾呀!到底谁说得对?摆的角度到底起多大作用?他们有很多想法,回家他可能会继续研究,我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的目的就是激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尽管他们现在还不会,尽管他还不知道怎样去研究,假如我们继续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继续给这样的机会,我想我们孩子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我想一开始给孩子提出问题,不是自然课,是科学课。我想自然课和科学课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名称的不同。但从我们的指导思想上,是不是应该有个变革。我们过去教自然太重视知识结论,这节课下课的时候必须把正确的结论告诉大家,而这节课孩子们的脑子里面基本上还是混乱的。有的孩子认识到摆线的长短是跟摆的快慢有关系了,但是摆重是不是与摆的快慢有关系,现在还不知道或是模糊的,由他们自己接着去研究。所以,我原来说过的,淡化知识的传授这句话,我想通过这节课是不是体现了这种想法。
孩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办?你也不必告诉他“你错了!摆的重量根本与摆的快慢没有关系”。我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发现可能对可能不对,并且他们的测量、他们的计时都是不精确的,种种的误差相当的大,所以有的组干脆说从54厘米到60厘米都行。什么意思呢?因为每次实验的误差都相当的大,不可能那么精确。那么,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可以的。尽管他们不会做记录,但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研究过程记录下来。有机会,我会告诉他们设计一个表格,怎么把数据记录下来,以后会慢慢地指导他们做的。今天就让他随便这样去记,他自己就发现,“哎哟,这个记录不好”,“那个组的记录比我们好”他们自己都会去比较,用不着我去批评,也用不着表扬,他自己心里有数。比较各个组的记录就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节课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好,我觉得还不是,也有好多问题。什么该指导的没有指导呀,该说到的没有说到,可以说矫枉过正吧!故意不指导,故意不说,到底看看孩子们会学成什么样。这里给大家呈现的是这样的一节课,供大家去讨论、研究、批评。
下面简单谈谈我对《科学》课教材的想法:过去我们把教材叫“课本”,教材和课本在叫法上不一样,其实本质上也应该是有区别的,课本是我们一贯的叫法,“课本、课本,是上课之本哪!”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拿着《自然》课本就当“圣经”一样地去教,多少年都是这样。甚至有的编者,就是编写书的权威人士说:“我写的教材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权威就是这样说:“我编的教材就是你教学的根本、你的依据”。是不是这样,我觉得现在看法有所转变。
所以,第一个问题,我谈谈对教材的看法。教材和课本应该是不一样的,教材是什么,是教学的素材,是提供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思路。那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你自己想办法能够达到你制定的那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材上是应该体现的,但是,不是说教材上所写的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求我们的老师照本宣科。所以,我希望将来大家拿到了《科学》教材的时候,一定不要照本宣科。基于这个思想,我们教材编得很灵活,给你一堆材料,提供你一堆材料和思路,让你去创造性地转化为课堂教学。我们的理念,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转化为教材时,就已经有很多流失。什么意思?比方说,我对科学课的理解,或我对科学课程的理念写成书,编成教材时可能只体现了50%,还有50%在教材上是无法体现出来的。经过这次编教材,我发现困难之大,无法把我们所理解的转化为教材,流失了50%。大家在拿到教材之后,你再转化为课堂教学,可能还要流失50%,还剩25%。实际上是这样的,就是每一次的转化都有可能有信号的流失,都有我们理念的流失。当然如果有的老师,他不完全被教材束缚,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他的教学就高于教材,很可能把我们流失的那一部分弥补回来一部分。假如我们的教材只表达了50%的理念,那么你在处理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能就加上20%,就变成了70%,那你的课就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所以我把它叫做教材,而不把它叫做课本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个问题,先说了关于教材和课本认识的不一样,所以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这是郝京华教授经常说过的一句话。
第二个问题,我要说的是,这个教材是写给学生看的。我们设想的《科学》书,应当可读性很强,尽量符合孩子的一些心理和要求吧,把教材变成孩子们喜欢阅读的材料。我们过去编的教材有什么问题呢?回过头来一想,学生花钱买的书是给老师看的。学生买了书以后,再根据老师们设计的步骤和环节去上课,也就是说过去的教材是给老师看的,学生几乎不能直接用。我们现在争取要把教材变成学生的教材和学生可用的书,所以这本教材可以称为学生用书,然后我们再编一本教师用书,要对老师说的话基本上不写在课本上,要对教师说的话我们就写在教师用的书上,对学生说的话就写在教材上。比方说:我们一开篇“亲近科学”有爱因斯坦的一个像,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后面就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去看,能不能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活动,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卡通画的小人,还有学生讨论的场面。书的版面设计,也是让孩子们挺喜欢的。每个单元都有单元页,简单地说,现在的书的设计是尽量让孩子能够自己阅读,通过阅读教材,启发他去思考、去研究。但是我们做的还不够,有好多问题还解决得不是很好,也就是说,抱着这样的想法:就是,教材是给学生的教材,是给学生看的,是供给学生学习用的,那么教师怎样教呢?要看教师用书上怎样写,在教师用书上,我们要给你几条不同的思路,我希望是这样的:你自己可以选择,根据你的条件,根据你当地的情况,可以自由选择,我这个课应该怎样上更好一些。比方说,有些材料,你就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材料来代替。从教法的设计,给你一个最基本的,然后在这个最基本的基础上你自己可以再去设计。我想就是这样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的功能分开,给学生看的书就是为学生学习用的,要告诉教师的事在《教师用书》里再说。另外,我们配的教材还有一本科学活动手册,科学活动手册上让他做记录、去画、去写、去统计。有这样一些安排,给他设计好了一些表格,比如说,气温的统计表,都给他画好了,让他自己去画去写,教材上就不让他随便乱写乱画了。所以,我们想关于教材的变化跟原来《自然》课的教材有点不同。
第三点,我们新的《科学》教材想体现 几个特点,当然这几个特点是不是能体现得更好,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去完善的。
一个是以单元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我们的单元是这样的,三年级上学期一共有7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时数不一样,可多可少。你比如,第一个单元是绪论,里面有两课,也可以把它讲成三节课,这里有《哪里有科学》、《我们也能够科学》,第二个单元是冷和热有四课,《它有多热》、《热水变凉》、《热往哪里跑》、《哪种物体传热快》、这四课组成冷和热单元,天气单元是五课书,《今天天气怎么样》、《测气温》、《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谁最关心天气》都是以单元组合起来的,“秋去冬来”这个单元有六课书,《金色的秋天》、《秋天的叶》、《秋天的果实》、《种子》、《秋冬季的天气变化》、《动物怎么过冬》。“合理饮食”搞了两课书,也可以搞三节课,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材料”是五课书。最一个单元叫做“自由研究”分配了三课时,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自己研究。现在我们的教材是以单元来划分的,单元内部的这些课,虽然也有前后的联系,老师们可以自由地安排。这是跟过去的《自然》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以单元来组合教学内容的。
第二个特点,是突出探究为主的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设计每个单元的后面都有一课,本单元的总结式的自由研究课题,这个在给学生的学生用书上没有表达,将来在给教师的教师用书上要表达的。每个单元围绕这个单元的研究内容来指导学生搞一些独立研究的,然后这个学期未总得有一个自由研究。在教材里面也有一些让他们自己研究的内容,就是想突出以探究为主,但我们现在设计的还不理想,有些课设计得还不够好。另外一个,三年级是起始年级,这是第一册书,起始年级又不能做得太多,也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有一个先由“扶”到逐渐“放开”的过程。比如最后这个自由研究吧,我们就给他定一些内容,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去独立研究。当然,如果是有些孩子想要研究一个什么内容,这给他一个启发,然后让他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制定完计划以后,让他自己去选择怎样去研究。现在看来,我们的孩子独立研究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都放开,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给孩子创设一个认识的过程和方法。第一册里所能够给大家的过程和方法,以观察、比较、分类为主,测量只局限在长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测量,以后我们逐册要把过程和方法的内容加大。
再一个就是第三个特点,知识内容的组合要逐渐走向综合性。当然现在综合性还不是很强,刚刚有一点儿。你比如说《天气》,《天气》里面就要牵扯到好多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季节方面的变化,也包括动植物的变化,都跟天气季节变化有关系,我们就组合在一起,不是单纯地把动物、植物这样分类,带一点综合性。以后我们想逐渐搞一点带综合性的选题。
第四个方面想强调的是让孩子“做科学”,通过动手做去体验科学。当然做为知识来讲,教材的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现在的认识是这样的:教材肯定要有传输知识的功能,特别是有些边远地方,农村的地方,孩子们所能见到的科学的书是不多的。通过教材告诉孩子一些知识,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个功能在逐渐地削弱逐渐减少。争取通过我们的教学提供给孩子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现在我们发现教材传输知识的功能在逐渐减弱,那么通过教材传输什么呢?传输思想、思维的方法、研究的思路、观察实验的途径和方法。那么通过这些让孩子自己去研究,所以在教材写法上就有变化,有好多知识结论在教材上可能就不出现了,是通过他自己独立研究然后获取知识,我们争取朝这个方面去努力。当然不是知识不重要,知识是很重要的,假如一个人的脑子里没有什么知识,那很难说他会有什么思维、创造,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是通过更多的渠道使孩子获取知识,不完全依靠教材去传输知识。所以,将来大家拿到教材可能发现里面知识含量好像比过去要少了,特别是知识结论性的东西可能更少,有很多课几乎没有结论,像我今天这节课就没有给孩子得出什么结论来,就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吧。
第五个特点,我们尽量想把科学课多一些人文色彩。什么叫人文色彩呢?我举个例子,我们编的教材里就有这样的内容,在《今天刮什么风》这课我们这有首诗:你见过风吗?你没有见过,我也没有见过,但我知道,当树枝摇晃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你见过风吗?你没有见过,我也没有见过,但我知道,当湖面泛起波纹时,风正从那里经过。就这么两段,然后有一个小茄子的小人说:“让我们继续接着往下写吧!”我想孩子们读了这两段以后,可能激发他的灵感,他就会接着往下写,用这种格式,像填词似的,就可以把内容填进去,他就可以描述风是什么东西,什么样的,那么多一些这样的东西,不是板着面孔,冷冰冰的教科学,不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孩子多一些情感性的东西,比方说这还有一段,关于《动物怎样过冬》这一课里,我们有一段诗歌:做一只候鸟真好,每年至少有两次旅行,春天飞向北方去避暑,秋天飞到南方去越冬。学生读一读这个,然后再结合我们学的一些内容《候鸟》。表达模式上也不一样了,比方说,“秋去冬来,我们穿上厚厚的棉衣,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小人在说话;因为看到大雁往南飞了,仙鹤低着头跟野鸭说:“咱们也该向南飞了”。就是这样带点人文色彩,带点趣味性的东西。这些想将来加到我们《科学》课的教材里,就是我们不要以为科学就是冷冰冰的,板着面孔的,一板正经地那样去教,不是那样的,尽量要活泼一些。我们希望能有童趣,有一些美文来加到这个教材里,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对新的《科学》课教材的某些想法。但是,完成起来也有些困难、难度,特别是哪些内容需要学生独立去探究,哪些需要扶他一把。另外,独立去探究的话,教材怎样去表达,这些都是待研究的课题。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们新的《科学》课,这个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提供一些宝贵意见和建议。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