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883edu88
试卷结构
2009年中考,化学总分值为54分,难度系数约为0.65。其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3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5%,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0%,化学与社会的发展约占15%,化学实验知识约占10%,其中涉及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约占30%。
2010年是中考还会新增加许多内容,题型及题量均会有所变化,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板块的变化上下两册的化学教材从知识板块上可以分为四大块:“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新增加的内容,即:水的净化、软化、乳化,能源,环保,化学与人体健康,合成材料等。
2.核心知识的变化及复习的重点化学考试不外乎考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其中,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同样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应明确了解哪些知识属于教材的核心。同时注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归纳、小结,并推陈出新,联系生活和实际。
3.注重科学实验探究的变化为了考查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武汉市的实验探究分值逐年增加,考生要注意实验探究的几个环节,并明确它的考题重点在于局部探究,重点在于猜想的合理性及方案,评价反思现象的表述、归纳与小结。
4.重视答题技巧在复习的过程中,许多学校会进行大量的题型训练。学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动笔,不要只是看题。审题和答题应从中考的高度来要求自己,尽量做到简单题得全分,中档题少失分,难题得高分。
备考建议
1.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
2.进行研究性学习,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例,可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一式多思”,对每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做多角度的探讨。例如,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反应原理如何?相对量的改变对反应产物有无影响?反应有何特点?第二步,按课本顺序书写化学方程式,巩固“一式多思”的研究成果。第三步,依据反应类型重新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第四步,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五步,根据重要应用,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
3.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情况,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严格训练,提高考场得分能力。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审题,明确考查内容的实质;联想类比,找到解题根据;拟订具体的解题方案,书写解答过程。这里每一个步骤都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4.查缺补漏。利用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之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总结归纳,对自己的情况要心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不足。化学方程式内容多,要花大力气才能记住。可将一些常见的方程式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
5.提高审题能力。考场上,审题阶段的错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致命伤。针对同一考查内容,我们可以变换提问方式来训练审题能力;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展开专题讨论,归纳和剖析常见的审题错误,以达到提高审题能力的目的。
6.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调考就是为了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难题答不好,题目容易时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
7.要勤于动手,避免纸上谈兵。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冲刺阶段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中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做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