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学生发展为基点,从教育活动的准备,教性提高的策略和方法,从调控复杂多变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知识的“内化”作用,情感体验等方面,对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效性作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主体参与 学生发展 潜能挖掘
现代教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通过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其重要机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衡量教学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相对而言,具有实验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高,而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参与相对弱一些,不过细细研究我们还是能挖掘一些学生主体参与的潜能,以下是笔者以《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以下简称“代谢”)为例,就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谈一些认识和操作方法。
1、 重视教学活动的准备,2、 提高主体参与的自觉性
教学活动的准备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素材搜集以及活动条件创造三个方面。教学活动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参与的辐射面,事实证明学生参与的辐射面越大,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就强,影响力就大,参与的有效性就越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了主体参与的自觉性。
1.教学活动设计
传统教学中总是在“教什么”的问题考虑比较多,教学目标充其量只是为了传授知识,教师在备课中只注重备教材,而忽略备方法和备学生,这样很难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上来。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和改进上,着重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着眼点在于“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更好”。这样在教学中就不再是“我教你学”而是“我让你发展”,是从学生学的角来思考问题,设计教学程序与策略,在多层面的统一中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主体性在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如在《代谢》一节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为:让学生从最熟悉的吃饭问题着手,并联系生活中许多现象进行讨论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学会一些方法后,让学生自行推出脂类代谢过程及三大类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最后将学到的知识拓展延伸,解释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最终让学生感悟: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是学到一些方法)
2.活动素材搜集
活动素材搜集要靠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努力去准备,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资料,上网查询,搜集相关的资料。另一方面自己也有必要准备一些除教材外的补充资料如:信息资料,课件等等。有着大量素材资料做基础,学生就会饶有兴趣的进行讨论和研究,有话可说,有事可究,主体参与性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反之,讨论探究只不过流行与形式而已。如《代谢》一节,我让学生去搜集以下资料:
1) 糖尿病患者患病原因及具体症状。
2) 现在人体最容易肥胖的部位及人们使用减肥的方法。
3) 饲养鸡、鸭、猪的饲料中主要物质是什么?我们吃的荤菜主要物质是什么?
4) 血糖浓度是多少?要保持这个浓度不5) 变,6) 人体又是如何调节?
7) 氨基酸如何形成蛋白质?
我自己除收集了一些减肥广告外,考虑到学生对蛋白质代谢探究会有一定难度,课前特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如下:
氨基酸的旅行
我叫谷氨酸,是氨基酸大家族中的一员,今天我很高兴,一大早就碰上了我的许多同伴,我和他们很快结合在一起组成人体的一部分,过不多久我们又分离开各走各的路。我慢步在细胞王国,迎面碰上我的好伙伴——不同类的丙酮酸,我们就结伴去旅行,我们游览了许多景点,玩的很尽兴,结束时难舍难分,送个礼品做个纪念吧,于是我把氨基送给了他,礼尚往来他把酮基送给了我,结果我们身份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他变成我原来的身份——氨基酸,我变成他原来的身份——酮酸。
回来后,碰上同伴甘氨酸,她很惊讶的看着我,我就把与丙酮酸一起去旅行并相互赠礼品的事告诉了她,她觉得很有趣,也想试试,于是她把氨基给了我,我把酮基给了她,我恢复了我的“女儿身”。
这几天我的小主人生病住院了,好几天没有吃饭呢,身体如同黄花瘦,我看了好心疼,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拿起斧子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两半,一半是氨基形成尿素随尿液排出,另一半则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奉献给小主人,看我还挺够朋友吧!我真心祝愿她早日康复!
在学生讨论探究基础上,用多媒体呈现这则童话故事并附有录音播放,不需要教师多解释,学生就很快能推理出蛋白质代谢过程,这个难点很容易突破,学生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同时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在生物教材中如氨基酸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脱氧核甘酸聚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等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我们可以先制作课件放入网络,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合成过程的操作,这样做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性提高,另一方面掌握知识也较好。
3.活动条件的创造
活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氛围和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在教学中我比较喜欢在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上课,多媒体硬件设施可以呈现许多动态画面和知识结构层次,同时我将桌椅重新摆放,将讲台搁置在一边,两边的桌子以组为单位以马蹄形摆放,中间留出了相对较大的空间,这样设置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搭建一个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舞台,同时可以消除老师的威严感,学生感到自由活动空间大了,约束力小了,渐渐的胆子也大了,主体参与性明显增强。
二.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挖掘学生主体参与潜能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学习行为的主人。传统的教学只是简单地把教学当作一种手段,严肃、沉闷的教学气氛压抑了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学生主体参与的潜能也永远被埋没了。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要保持一种关心,爱护,鼓励,平等,民主的心态,从多方面入手,自觉为学生创造自由,安全,有利于挖掘学生主体性潜能的良好氛围。
1.尊重学生人格,增进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予以情感的投入,采取与学生情感相近或相容的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的情感基调,产生情感的协调效应。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情通”才能“理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你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大,感情交流多,则学生愿意接近你,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显得特别的重视,上课认真听讲,努力探索,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课后问问题也多,主体参与表现的特别明显。我们教师要创设机会,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流,谈心,经常与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增加交流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或生理和心理有缺陷的学生,要更加关注和爱护,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到你可亲可近,感觉你对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爱,从而增进对你的理解和尊重。师生之间交流多了就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过于拘谨,过于压抑,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摒弃师道尊严,发扬教学民主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要求教师建立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具有主体发展能力的人,即使没有教师的教育,他们自己也可以完成社会化,教师的作用只不过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实现这一过程,学生需要的是“指导”而不仅仅是“教导”。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师应去除外表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不应该是在教学中发指令的人,他应该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分享者,是这个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要切实的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的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达到共同进步。
《代谢》一节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资料搜集,还是知识的拓展,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充当了“演员”的角色,尽情的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表演,我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始终把握着方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又不让他们放任自流,同时也非常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大多问题多是以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派代表发言,在这样的氛围下,很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挖掘出主体参与的潜能。
三.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1、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问题情景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梯,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形成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以求学生对问题积极主动的探索。如《代谢》一节我设置的如下问题:
糖类代谢:
1) 今天我们吃的鸡蛋,2) 牛奶,3) 荤菜其主要物质是什么?如何转变成我们身上的物质?我们吃的主食如:面包,4) 米饭等如何转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能量?
5) 我们在吃饭后有什么感觉(冷了还是热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6) 用稻谷饲养鸭子,7) 结果鸭子变肥了这说明什么问题?
8) 有人试着减肥,9) 饭菜吃的很少,10) 但很会吃蜜饯等零食,11) 结果不12) 但没有减肥,13) 反而14) 长胖了,15) 请找出她减肥失败的原因。
16) 糖尿病患者不17) 能多吃,18) 很容易疲劳,19) 试解析原因。
蛋白质代谢:
1) 氨基酸遇到氨基酸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2) 氨基酸碰上丙酮酸类物质可能起什么反应?
3) 用蛋白质类物质喂患糖尿病的狗,4) 结果其尿液吸引了很多蚂蚁,5)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设置问题的质和量以及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体参与,问题要少而精,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在问题之间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的问题,即几个大的问题和若干小问题,问题设计应当是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2、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主体参与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锻炼和引导学生提问,这样“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而现代教学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代谢》一节经过引导,学生提问很多问题,经过去舍留下以下问题:
1、糖类、蛋白质需要那些酶参与才能成为可吸收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吸收的方式是什么?
2、在血糖低于0.1%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肌糖原能不能分解?为什么?
3、早晨只吃面包等糖类食物或只吃鸡蛋,牛奶等蛋白质食物行吗?原因何在?最好的膳食方式是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非常贴进生活,他们的好奇性和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驱使他们热烈讨论和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性非常高,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我点拨和解释,也顺利解决了,效果显的非常好。
四.调控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效性
由于学生情况复杂多样,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运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时,必须注重其实效性。因为参与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我们要:
1. 注重全员参与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人物”,都是教学所要关注的对象。教师要从整个教学系统生态平衡的角度、教学论理的角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因此有效的主体参与必须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以战胜自我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的不同导致对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要求和思维方式出现明显的差异,在主体参与上也有层次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奉行“有差异的平等主义”,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可以有选择性,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剃度。
2.注重全程参与
课堂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把学生的主体参与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教学设计,资料搜集,作业批改,甚至是教学反思。在课余时间我也经常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所在,注重了学生的全程参与。
3.注重“内化”作用
主体参与不应当仅仅表现为外在行为上的主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思维上的主动,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不以内在思维的深层主动建构为目的,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为参与而参与,那只能使主体参与流于形式。如《代谢》一节教学中最后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肥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人为什么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一样吗”等问题,注重知识的“内化”作用。
4.注重情感体验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承认,主体能力得到了提高,它们有了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参与效果怎么样,都应当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潜在力,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从而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就感,不断增强自信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使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之中,不断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总之,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主体参与,应该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功地实现角色的转化,有意识地让学生作为主角,教师要创设各种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和任务,拓展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的能力,从扶到放,逐步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升主编:《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 教育科学出版社,3. 2002年版。
4. 殷支:《更新观念,5. 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6. 《教育实践与研究》,7. 2002年第10期。
8. 张欣:《试论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角色转换》,9. 《上海教育科研》,10. 2001年第7期。
11. 刘家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2. 《生物学通报》,13. 2002第6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