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本人根据生命学科的特点,以及所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传播媒体、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实践活动、学校的宣传教育等不同渠道,来探索从课外这一途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命科学 课外 自主学习 途径 探索
一、 问题的提出:
2002年11月颁布的《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强调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经历。《标准》为新教材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教学任务主要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即“授人以渔”。为此,我专门对所任教的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学习方式的情况,作一调查,结果发现整个年级有近94%的学生学习行为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学习方法上,满足于教师讲,学生听;满足于书本知识地学习,而专门有意识查阅相关学科资料,来促进学科学习的学生更是寥若晨星。说明在新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仍是单一的,被动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始终围绕着课堂、教师、教材转,学生学科信息来源主要靠教师授课、教材内容,信息来源单一化,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知识的狭窄,知识与实际的脱离,也导致学生学习上的“惰性”,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为了扭转这种状况,也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着手从课外各种途径这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地、自主地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课外自主获取信息,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在老师地启发指导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体验、感受、发现,有目的的、有计划、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拓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从课外获取信息的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本人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高一生命学科中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的途径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改变学生方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运用课外知识,促进学科学习。
二、 实践探索
以自己所任教的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
1、从传播媒体中自主获取生命学科的前沿知识
新教材虽然注意反映生命学科的前沿知识,但在越来越短的知识更新周期面前,生命学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些新观点、新技术、新发现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教材的内容是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各种媒体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报道,来了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具体操作如下: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一般以二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在教师适当提示下,学生以班级、个人、家庭、学校阅览室订阅的的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图书馆、新华书店为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并从中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摘录、整理、复印或下载。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在组内完成对本组成员各种信息归类工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每个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设置的“课前3分钟信息交流”小栏目中,上讲台进行交流发言,交流内容可推荐给班级宣传委员,可在班级的学习墙报或黑板报上展示,也可作为素材进行积累,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2、从生活实际中自主获取生命学科的日常知识
生命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接触到,只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没有对它们更多的关注。如果能够把生命科学理论知识同日常生活的生命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引导 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学科素材,用于学科学习,那么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尝试把生活实际中的生命科学日常知识细化到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中,引导学生从这一途径来获取相应信息。如讲解《生命的化学元素》时,课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一些食用品、保健品(如:金施尔康、钙片、补锌剂、加碘食盐等)的说明书或广告,从中了解人体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在教《生命体中的化合物》时,让学生观察商场中的各种果汁、维生素类营养品、药店中各种维生素类药剂等,了解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引导学生关注与酶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观察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了解酶的特性;从酸奶、培菲康药品中,让学生了解人体肠道内存在的有益菌……
3、从社会热点中自主获取生命科学的相应知识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而这部分知识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下面以高一生命科学第一、二册内容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与之热点问题结合部分,如下:
教材内容 联系的社会热点、社会事件
细菌 (1) 炭疽杆菌与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病联系
(2) 与学生饮用课间奶中毒事件联系
病毒 (1) 艾滋病毒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的主题活动相联系
(2) 甲肝病毒与1988年上海爆发的甲肝病联系
DNA、基因 (1) DNA与今年DNA发现50周年这一纪念活动的联系
(2) 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联系、与我国已经研究出水稻基因联系
免疫 与非典型肺炎联系
神经系统 (1) 与脑科学发展的联系
(2) 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活动联系
(5) 从各种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取生命科学的信息
社会是一所知识的大课堂,里面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更要创造条件,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具体途径如下:
(5) 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与学科相关的实践活动,我预先提示学生要关注的内容,如参观孙桥农业开发区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现代技术: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等。至于了解每项技术的哪些具体内容,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己确定,并做好相应记录。再如,联系学生的学农实践,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大棚种植蔬菜、瓜果技术,了解薄膜颜色对农作物生长的关系,了解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提高光能利用的常识、方法等等,使学生每次活动都有所收获。
2、利用教材内容,确定“某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如根据教学内容(神经调节),选择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在教师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学生围绕主题,自拟活动内容,制定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查找资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向有关医院、派出所、监狱调查,咨询,收集相应的材料、图片、主题宣传等,掌握主题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系列活动,并在课内交流。
(5)从学校宣传教育中自主获取生命科学的信息
许多生命科学知识与我们日常卫生保健密切相关,而学校每周一次晨会课上的健康教育和学生卫生健康宣传栏,恰是介绍各种疾病发病机理,常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知识,要求学生注意这条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三、实践后的成效:
1、增强了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意识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再次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课外获取生命科学信息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学生从原来只看课外传播媒体中的文体新闻、时事报道、娱乐节目、文学作品到现在有意识的关注生命科学的报道和资料,有的学生还告诉我:现在看报、看杂志、上网、陪父母逛超市买东西,都要留意有关生命学科的相关知识,产品介绍、说明。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说明学生已有意识开始关注获取课外的信息,这必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2、加强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以前较多学生认为艾滋病、吸毒、非典、炭疽病、流感等,只是个人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社会事件之后,学生非常惊讶,它们产生的危害,如同一场战争,一场自然灾害,使人们产生恐慌心里,足以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生命学科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了解相关生命科学知识,学会保护自身,爱护他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促进课堂教学
传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科信息来源主要靠教师授课、教材内容,信息来源较单一,也由于学生缺乏其他知识来源,课堂参与率不高。但通过引导学生从课外不同渠道获取信息以后,使学生信息来源多样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现在,在教师不参与情况下,学生可通过收集材料和信息,自己准备内容,在班内自行开展主题活动。
实践证明,通过课外多种有效途径,有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相应知识,可扩大学生知识面,逐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四、注意几个问题:
1、及时交流总结,反馈调控
学生从习惯于被动接受课内知识到课外自主学习,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期间学生必然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刚开始学生对于信息获取途径。信息筛选、整理,完成信息收集的时间安排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教师应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获取信息的动态,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反思,总结,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并作适当的引导,推广其他同学好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反馈调控。使学生免于走老路,原地踏步,在不断总结,改进中,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站在更高、更广、更新的角度立意思考,逐步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利用课外这一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持久连续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师不应追求它的即时效果,不能操之过急,提出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过高要求,而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培养。同时教师要有持续的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的意识、持之以恒,才会显出效果,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3、指导学生判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绝大多数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后,对于自己所获取信息的正确性都确信无疑。但教师要注意及时提醒学生,有些媒体中出现的信息,如某些广告中出现的广告词有夸大其词之嫌,片面扩大其作用,也有些网站给出的某些专业名词的解析并不一定是科学。所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时,一定要结合学科内容,用科学眼光判别信息的可靠性,学会选择,学会分析。
4、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收集的信息,不能任意放任,要以各种方式进行查阅、点评,加强督促,并告诉学生作为平时成绩作以记载。学生表述的各种观点,不要随意否决,而要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看到在课外获取信息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进步,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
5、提供给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充足时间
要考虑到高中生学习任务较繁重,而学生课外获取信息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布置课外任务时,要早作准备,不要匆忙行事,并作为备课的一项内容提早进行构思,尽可能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否则适得其反。
五、存在问题: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实验的实践过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有的学生认为课外获取信息,不是将来高考考核的主要内容,所以对这项活动重视不够,完成质量不如人意;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较多学生停流于对信息的摘录、归纳、整理,个人观点较少,往往是些浅层次活动;对于学生获取的某些信息是否科学合理,教师应掌握怎样的尺度来进行点评,教师应预先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有待于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编著 2002.11
《学习策略》 蒯超英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生物学教学》 2002年第5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