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高级中学 林国栋
摘要:本文介绍了现行高中生物课本“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课件制作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并简述了该节的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及教学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对象的基础水平等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录像、动画、图片等技术的综合和集成,不仅能传递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而且能传送活动图像,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增强了停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下面是我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的探索和实践。
1.教材分析和处理:
《生态系统》一节是全书的重点,“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在学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感性认识理性化,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承上启下,使感性认识顺利地升华为理性知识,也为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本节教材,先讲述了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对池塘生态系统逐一显示各个成分。符合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的认识规律,然后播放美丽的大草原的动画,上面生活着牛羊等。学生再次身临其境地体味生态系统的成分。接着又讲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的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产关系。通过吃与被吃的动画镜头,使学生加深认识: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也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沿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2.课件的制作
2.1材料的收集 本节知识的重点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和营养级的区分,所以在收集图片时考虑到四种成分的代表性,科学性的同时,强调它们的关系.对于太阳、池塘的泥、水等直接用photoshop软件编辑。浮游植物、藻类等则用实际的放大图,各种鱼类则剪切拼成,分别存成四个文件。同样方法收集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收集声音时,考虑了学生的注意分配,使重要环节配上合适的声音或音乐。收集了流水声、虫鸣声等,使画面更亲切,更实际。
2.2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课件采用Authorware制作,首先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徐徐"飞出"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随着流水声画面出现了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再用动画方式依次显示非生物物质能量、生产者、次级消费者、三能消费者,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各成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上来。同时配以同步的文字显示,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的内容。接着出现思考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区分依据是什么呢?在学生回答它们的营养功能不同的基础上引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图,采用超媒体技术编辑,指到哪个成分上时即显示出该成分的营养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尝试记忆和巩固。
出现一幅美丽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时,在巩固各成分的基础上,用动态箭头标出一条食物链,使学生一目了然,明白食物链、食物网概念。由于营养级与成分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所以特别抽出其中一条食物链,也采用超媒体方式,使成分与营养级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2.3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知识巩固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实现课件的交互性。采用选择和填空形式,便于师生操作,并及时予以评价及反馈。
3.课件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确有其独到的优势,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但它只能是一种教学手段,关键还在课堂实践中应用。课件运用不当往往会走入误区。
3.1明确目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关系始终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识记,理解、运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避免出现学生看似津津有味,实则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假现象。
3.2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3.2.1合理安排学生的注意分配。
注意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合理分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无意注意通常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如利用池塘生态系统大鱼捕小鱼的镜头,再配上声音,便可达到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的目的。在重点、难点上采取声音、动画,充分发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突出及突破。所以使用时时间的分配、节奏快慢也必需合理安排。
3.2.2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演绎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深刻理解。对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他们的学习必须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课件中通过池塘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图片、动画,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对生态系统成分。食物网、食物链概念的形成具有深刻性。
3.2.3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信息量大,效率高,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培养。了解池塘生态系统的成分之后,及时迁移到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学生不仅巩固知识,而且能用学得的知识对自然的再认识。在巩固练习中,适当增加难度,如分析食物链之间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4.教学体会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在课堂上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一,信息量大,增强课堂内容密度,强化学生思维,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发散性思维起着很重要作用。第二,形象生动,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激发学生兴趣。第三,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新颖性,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在动口、动手、动脑等过程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主体地位。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发展起来的,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媒体。生物教学中的标本等仍是重要的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应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