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认真一读。
通过了高二英语会考后,是否有必要继续学习高三英语新材料?
有人认为,既然高三教材不是必考内容,不如腾出时间搞好高考复习。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高三新教材,至少是高三(上)册,不仅要学,而且要高效率地学好。
决定是否学习高三新教材,要看教材的内容以及高考试题的测试要求。
高三(上)册包括以下内容:
一.词汇
高三(上)册介绍的新单词的总数为220多个, 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为100多条。这些词语大多数是高考大 纲词汇表中所规定的。
近年来的NMET试题中的词汇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NMET’99全卷总词汇量为2999个,比去年增加2.32%, 实际用词726个, 其中出自初中教材的单词471个,比去年下降9.92%,高中教材的单词199个,比去年增加了 11.8%。未列入大纲词汇表的有9个词, 其中有的是理解的关键(如阅读理解D篇中的myth),有的就在考点上 (如阅读理解B 中的literate)。
高考实践证明,考生词汇量太小,一词多义掌握得较差,是影响英语高考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三新教 材提供了这么多的常用词汇,而且是在语篇中呈现的,这对于考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对一词多义的掌握程度都 是非常有用的。
二.语法
高三(上)册复习的语法项目:
1.动词
1)动词-ing形式 2)过去分词
3)动词不定式 4)动词的各种时态
2.谓语和主语的一致
3.名词性从句
1)主语从句 2)表语从句
3)同位语从句 4)宾语从句
4.定语从句
这些语法项目都是NMET的测试重点,仅在单项填空题中,动词时态、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这三个项目 每年每项都要考两、三个题以上,在短文改错、书面表达、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语篇测试题中也都直接或间 接地涉及到。NMET’99单项填空题中考查主从复合句的题目便有6个之多。
近年来的NMET语篇测试中文章的句子结构趋向复杂。因此借助高三教材的课文,对复习、巩固这些重要的 语法项目,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对话和课文
高三(上)册共提供了12篇对话,16篇课文。对话采用循环往复的方法复习常用功能交际用语。课文的题 材和体裁与NMET语篇测试题中出现的文章一致。课文的长度与难度也与之相符。
近来年NMET阅读理解题的阅读越来越大。NMET’99阅读理解题的阅读量约1940个单词,比NMET’98多了37 个词,占卷面总词汇量的 64.69%。要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48.5个词。试卷抽样分析说明:今年山东省阅读 理解题A部分平均得分为12分,得分率为30%, 是五个大题中得分率最低的。在近十年的高考中,这种情况是 罕见的。其根本原因是今年的NMET阅读量大,句子结构复杂,短文内容的文化特点显著,对考生的思维、理解 能力的要求更高。事实一再证明:NMET已经把测试重点定位在语篇运用能力上,提高阅读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复 习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不学高三新教材必将被实践证明是极大的失策。
如何学习高三新教材?笔者认为,基本的方法应该是:学习与复习相结合,立足巩固,着眼提高。
为此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质、量并重,学好词汇。
首先要保证学好高考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
要特别重视那些在英语中较常用,但在教材中出现得不多,又容易写错、用错的词,如NMET’98单词拼写 考查的equal, 以及今年所考的familiar。
所谓词汇的质量,主要指运用词汇的能力,尤其指掌握一词多义及词语搭配的能力。
今年完形填空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两个题分别是第35题(6.64%)和第39题(19.96%)。之所以如此, 是 因为考生对这两个题中所考查的(be)meant for 表示“用于”,以及stand 表示“忍受”的意义和搭配不大 熟悉。
学习和复习词汇要抓好以下这三个“重组”:
1.根据构词法对词汇进行重组。
根词、前缀和后缀是学习词汇的三把“金钥匙”。派生、合成和转类是英语构词法的主要内容。历年来NM ET试卷中所出现的派生词、合成词以及转类词,只要根词在高考大纲词汇表规定的范围之内,概不加注。如今 年阅读理解题中的headfirst一词, 便给部分考生的理解造成困难。其实掌握了构词法,理解这个词便不成问 题:表示落地时头先着地。在学习高三新教材时,根据构词法对词汇进行重组,会大大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和 词汇运用的能力。
2.围绕基本词义,对多义词的各义项进行重组。
英语中多义词的词义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多半是其基本词义在不同上下文中, 通过不同的 搭配演变、 衍生而来的。 如head可以表示“源头”(the head of a river)、“信头”(head of a lett er)、“首领”(a head of state)、“智力”(use your head):用作动词可以表示“率领”(to hea d a govemment)、“朝……走”(we're heading home.在NMET中head 的这种意义和用法连续出现两次),等 等。词义虽多,但均离不开“头”这一基本意义。多义词词义演变的一种主要方式是:其各次要意义围绕着基 本词义成辐射状排列。掌握了这一特点,便可以以其基本词义为“根目录”,以其次要意义为“子目录”,根 据上下文和各种搭配,将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在大脑中做“有序排列”,这不仅会大大提高学习和使用词汇的效 率,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可持续的词汇能力”。因为“熟词生义”在任何一个种语言中,对任何人都是 不可避免的。掌握了一词的基本意义,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即使在阅读中遇到生词、生义,基本上也不 会影响理解。在近年来的NMET阅读理解题中,越来越注重考查推断词义,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必须通过学 习高三新教材,练好这项基本功。
[1][2][3]下一页
3.围绕话题,对相关词语、搭配进行重组。出现在同一语篇中的词语、搭配反映了该语篇的脉络或“纹理 ”。因此词汇、短语、搭配具有重要的连句成篇作用。如一篇描写救火的短文肯定离不开break out,(be)o n fire,cry for help,smoke,firemen/fire,engine, putout 等词汇、短语。在学习高三新教材的过程中 ,注意围绕话题和常用的交际功能项目(如感谢、道歉、祝贺、祝愿、请求等)归纳常用的词语、搭配、句型 ,便可以“盘活”语言知识,形成语用能力。这种训练无论在解答知识试题还是能力试题中都非常有用。
二.突出重点,深化语法
如前所述,NMET语法测试的重点项目,如动词的时态、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等,都可以在学习高三( 上)册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类似动词时态、情态动词等语法测试的重点、难点,也只能在具体语境中进一步巩固。高三(上)册诸多 的对话、课文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对于这些重点项目,要澄清基本概念,结合具体语境分清相关项目间的 本质区别。
高三(上)册的课文篇幅较长,句子结构相对复杂一些,这也正符合NMET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要求。对非 谓语动词以及主从复合句等重点项目,要善于通过同义转换、化难为易。NMET’99单项填空有这样一道题:Ro bert is said________abroad, but I don't know whatcountry he studied in.此题考查的是动词不 定式的完成形式,正确答案是to have studied。试卷分析表明:此题的得分率仅为31.64%,如果我们用It i s said that ……的句型转换, 这一句就成了:It issaid that he has studied/studied abroad ,…… 。study 这一动作显然发生在is said之前,正确答案便不难选了。在学习高三新教材时,要尽可能采用同义转 换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长句、难句,促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要注意语法项目的适度延伸。这几年的NMET单项填空题的考点每年都有所延伸, 如去年考查了it 和when
的特殊用法, 今年又考了nowthat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这类题靠考前“大网密扣”式的复习、猜题,效果 往往适得其反,远不如通过扩大阅读量,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语言意识的效果好。 高三新教材正好为我们提 供了这样的机会。 如NMET’98单项填空中考查的were able to do sth表示“managed to dosth or succee ded in doing sth”这一用法, 在高中新教材(包括高三教材)中曾多次出现。今后高考题中可能出现的新的 考点也难免在高三教材中有所反映。借助高三新教材中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难度、长度适中的课文,对其中 新的语言现象多留心、勤积累,方为上策。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紧扣语篇,抓好阅读。
上一页[1][2][3]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 | ||||
| 数学拔高 | ||||
| 物理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 英语阅读理解 | ||||
| 英语写作 | ||||
| 英语完形填空 | ||||
| 物理功和能量 |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生物(二) | ||||
| 生物(三)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物理拔高 | ||||
| 化学 | ||||
| 生物 | ||||
| 地理 | ||||
| 政治 | ||||
| 历史(韩校版) | ||||
| 历史(李晓风版) |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 数学(文) | ||||
| 英语 | ||||
| 物理 | ||||
| 化学 | ||||
| 地理 |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 语数英串讲(文) | ||||
| 物化生串讲 | ||||
| 史地政串讲 |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 英语 | ||||
| 化学 | ||||
| 物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