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福华
[内容]
广州市自93年起,在初中毕业会考英语试题中增加了听力考试。听力考试
对广州的英语教学起了积极的 反拨作用。这些年来,由于学校加强了听力的训
练,学生不但听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笔头能力也有较大的 提高。以今年参
加澳大利亚英语能力测试的学生为例,广州学生由于听的能力较好,测试成绩在
广东省名列前 茅,在初中组获一等奖的7名学生中,广州市占了5名,其中一
人获得特等奖:高中组6名一等奖的学生中, 广州市占了3名,其中一名获得
特等奖。
笔者一直参加广州市初中英语会考听力考试的命题与实施。下面谈谈我们的
一些粗浅做法,请同行指正。
一、进行听力考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进行听力考试必要性的调查研究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
与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在测试上也应相应地考查学生的听说
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语言学家认为,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密切相关,人们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
清。初中是学习英语的起始阶 段,听与说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听力考试
可促进教学改革,扭转不重视听说能力培养的不正常现象。从 88年起,我们
在5所学校进行了与教学同步的教学目标测试,调试形式包括听力与笔头考查。
实验证明:听 力考试促使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说能力与非试验学校
相比也有明显的提高。
93年我们第一次在老城区3万多学生参加的初中会考中进行了听力考试。
考试结束后,我们对各大题的 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桥,其中听力试题中的听写和
情景反应题与笔试部分的词汇、语法、句型变换和翻译四大题 的相关系数在7
0%以上,与语音和短文阅读题的相关系数在60%以上,与完形填空题的相关
系数最低,但 也分别达到了57.54%和49.45%。数据告诉我们,听
力与笔头表达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进行听力考 试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听的能力,
也可以间接考查说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考试中增加听力考查是十分必要的。
2.实施大规模听力考试的可行性
广州市每年有近9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会考。他们要在数百个考场,近三
干多个教室中实施听力考试, 操作难度相当大。我们借鉴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
做法,与广东省电台合作,通过电台在考试时间播放听力考试 录音带。为保证
听力考试的顺利进行,93年我们先在老城区中试行,94年郊区和县级市也与
市区同时进行 。由于我们在考前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所
以实施听力考试至今,尚未出现因收听录音不 清楚而影响考试的情况。
二、命题与实施的全过程
命题与实施的全过程流程图:
附图{图}
1.调查研究与宣传发动 组织教师学习英语教学大纲,明确现代英语教学
观,弄清听力考试与教学的关 系等。
2.拟定命题的细目表 要编制一份质量好的听力试题,除了要学好教学大
纲与熟悉教材外,还必须运用 标准化考试的理论指导命题工作。(附我市97年
初中会考听力考试命题的双向细目表与复检表)
(1)双向细目表
时限:30分钟 总分:40分 题数:33题 认知水平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权
重(%) 分数、题数 内容 听 写 5分 12.5
(5题) 填表格 5分 12.5
(5题) 辨音 6分 15
(6题) 情景反应 10分 25
(10题) 对话理解 6分 15
(3题) 短文理解 8分 20
(4题) 权重(%) 15 37.5 27.5 20 100
(2)复检表
听力部分(40%)
一、听写(共5分)答题方式:填空题 题数:5小题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其他词类 合计 格数 4 2 2 2 10 分数 2 1 1 1 5
二、填表格(共5分)答题方式:填空题 题数:5小题
名词 动词 其他词类 合计 格数 2 1 2 5 分数 2 1 2 5
三、辨音(共6分) 答题方式:选择题
单词 词组 数字 合计 题数 3 2 1 6 分数 3 2 1 6
四、情景反应(共10分) 答题方式:选择题
劝告 就餐 邀请 请求 看病 语言 表示 同意 购物 提供 合
与 用语 用语 用语 用语 困难 情感 与不 用语 帮助 计
建议 同意 题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0 分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0
五、对话理解(共6分)
数字 地点 结果 合计 题数 1 1 1 3 分数 2 2 2 6
六、短文理解(共8分) 答题方式:选择题
浅层理解 深层理解 合计 题数 3 1 4 分数 6 2 8
听力考试细目表每年都有变化。例如“情景反应”一题,所考查的是英语日
常交际用语的用法,九年义务 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要
求学生掌握30个交际项目,但试卷中10个小题只能覆盖大 纲项目的三分之
一。因此,第二年的命题细目表中应当更换一半以上的考查内容,以避免教师在
平时的教学中 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学现象。
3.进行小范围的测试 进行小范围的测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测试
对考试的要求进行修改;二
[1][2][3]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