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于钢
[内容]
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如
何正确运用测试手段促进课堂 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如果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依然如故,必然会严重阻碍教学改革 的步伐。所以,改
革英语测试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我们的做法是贯彻《大纲》要求,既考查学生
的基础知识 ,又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把单项和综合
相结合,既有笔试,也有口试和听力测试。
一、更新观念,全面考查
英语学科本身具有工具性和语言能动性的特点,它决定了测试工作不仅要考
查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要检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目前
的考查形式单一,重语言知识,轻能力考查;重书面答题,轻 听力测试及口语
表达。这导致教师上课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分析,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学
生英语试题做 了一堆又一堆,可结果是多数听不懂、说不出,这显然不符合《英
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新《大纲》明确指出:"考试、考查不仅要进行书面检查,而且要有口试和
听力测试"。口试、听力与笔 试相结合,能使传统的以考查知识为主转移到以
考查能力为主上来。为此,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大纲 》的精神,把测
试方法的改革作为专题讲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测试工作是一支无形的"指挥
棒",无论是 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部分市(地)县中学的阶段性测试中 ,增加口试和听力测试,并以此对
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二、改革命题,体现"交际"
《大纲》对教学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
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 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无论是笔试还
是听力、口语测试,都应把着眼点放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和"交际能力"
两个方面。我们首先从笔试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入手,并充分发挥听力、口语测
试的重要作 用,使之相互补充。具体做法是:
(一)书面测试的命题
书面测试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仍把笔试作
为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手 段,但对测试题型作了适当调整:
1.加大了"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比例。这两类题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
15%和10%增加到30%和20%,考查 内容主要体现"语言基础知识"、"习惯搭
配"和"情景会话"等。
2.增加"阅读理解"。过去,"阅读理解”只在二、三年级的试题中才有。
通过对《大纲》和教材的领会 ,加之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学生四会能力的提
高,第一学期末,我们在笔试中增加了"阅读试题"。第二学 期期末考试的阅
读短文已达200个词,从卷面反映的情况看,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得分率在
80%以上。
3.增加"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是教材中的功能项目,从补全对话或填
词的形式逐步过渡到根据情景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考查的难度不断提高。
4.删减"句型转换"、"汉英互译"和"完成句子"试题。统编教材是以语
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和安 排教学内容的,测试重点突出的是孤立的句型转
换和汉英之间的直接对译。为了打破旧模式,删减了“句型转 换"、"汉英互
译"和"完成句子"试题。对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知识,则通过选择和判断题来检
测。
(二)听力测试的命题
根据教材对听力训练的要求,听力测试主要反映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综合听力水平;(2)理解反应水 平。考查题型主要有:(1)回答问题;(2)判断正
误;(3)选择正确答案;(4)听写等。
听力测试的难易度开始控制在中等略下水平,选择的内容也以课本原文和听
力材料中的原文为主,适当增 加了一些课外或自编内容,这样使学生能够最大
限度地放松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年级的增高和良 好习惯的形成,
逐渐增加难度,加快速度。
(三)口语测试的命题及评价
口语测试的命题应以《大纲》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为标准。起始阶段着重
"看图问答"、"交际功能项 目"和"语音语调"的考查。测试题型有:朗读
(课文、短文、句子等);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说话;情景对 话;师生自由问答;
专题讨论等。
口语测试命题及考查都比较容易,但评价起来确有一定难度。目前,虽然口
语测试评分的办法很多,但无 论哪一种形式都很难做到科学、客观。如主考人
忙于"会话",顾不及评价、打分;不同的主考人对不同错误 的敏感度以及主
考人的情绪、周围环境等都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甚至连学生的讲话习惯、动作、
像貌都可能影 响评价结果。对此,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予以补救:
(1)成立考评小组。由两至三名教师组成口语评价小组,考前拟定详细的评
分标准,并分别找出上中下三个 档次的三名学生做演习,验证评分标准后,再
进行正式考试。考试时,由一名教师负责考查,其余教师评分, 然后将所有评
分相加,最终得出平均分。
(2)抽样考查时,对主观性较强的题型,如自由会话等进行录音,以便进行
复查校正,减少评分的主观性。
(3)分等级评分。把学生口试成绩按"优秀"、"良好"、"一般"、"较
差"、"差"五个等级进行分类 ,再根据等级评定分数。
(4)确定最低分数线。考虑到试题难易度以中等略下水平为准这一特点,我
们采取了确定最低起分点的办法 来缩小分差,尽量减少印象分。例如,口语满
分为20分,每次进行三大项目:①朗读5分;②问答5分;③功能 测试10分。
这三项的起分点分别为2.5分、2.5分和4分,以减少随意性。
(5)采取考题评价的办法。大面积考查时,采取组织专题评价的办法,统一
评价尺度。教师分成三组,分别 负责"问答"、"功能项目"、"朗读"三个
项目的考查,学生则分别到三个"考场"进行测试,然后汇总。
当然,口语评价方法无论怎么严密,与笔试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且很麻烦。
[1][2]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