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申建春 赵雄辉
成绩差的小李想解答黑板上的数学题,他还未走到黑板前,却遭到老师的训斥:"下去:没叫你."
报载,小学语文中有一篇讲鲁迅小时候在学堂中向老师发问而遭到训斥的课文,某校考试时要学生发表读后感。一个小学生答道:"真没劲,连提个问题都不许!"结果被老师判为"X",因为正确答案是:可见封建主义教育的不合理。"
诸如上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读书权、想像权、作业权等被教师无情地剥夺了。学生成了牧师的奴隶、学习的奴隶!不还学生学习之权利,何以体现"学生是主体"的诤诤之言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奢望。
老师们,请记住,教学中你是主导。"主导"不能变为"主宰",学生应有的学习权还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还思考权。学习是学生内心的一种感受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考,需要思考的机会--时间和材料,更需要思考的权利。
--学生正做练习题,教师见有几个字生做得不对,忽然说道:"停下来!停下来!听我讲。"学生被迫放下手中的笔,正襟危坐听训导。
--"小明有7只苹果,小黄比他少2只,问小黄有几天苹果,"这道题老师偏要学生这样解:先假设小黄与小明有同样多的苹果,再从中减去2只得到5只。某教师因此突破了这类应用题教学的难点,这堂课被评为全国的一等奖!
呜呼!学生无思考权竞被奉为典范 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的"强权"过程,学生能做的只是机械模仿学生的素质绝不会在无思考之中提高。教师应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思考,让他们想得"焦头烂额",从而领悟其中的奥妙。
还发言权。人长着嘴是用来说话和交流的,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进出火花。教师强抑着不让学生说,就等于堵了他们学习的一条渠道。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变成了被动接受外界信息的"容器"。
学生说与不说,效果大不一样,请看―――
某教师上高二的圆锥曲线一课,一女生举了5次手,老师视而不见,没让这个学生发言。下课了,这个学生满肚子委屈,一脸不高兴。
某中学的一位老师也上数学课,学生从坐位上跑过去抢着做黑板上的题,教师不但没有批评,还表扬,教学效果很捧。
俗话虽说"祸从口出",学生如果不闯"祸",绝不会有今后的"福"斗胆向教师进一言:课堂应是学生主动说话的阵地,让学生说个够,让他们说出酸甜苦辣,说出一个灿烂的明天!
给读书权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道证明题,小张忘记了解题需用到的一个公式,他手撑看头在冥思苦想,却不能翻书查一下--老师规定不准翻书!对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认为,倘若是考试,也能翻书吗:似乎有道理,但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学生若借助书本,就能很快地解答出来,何乐而不为呢?这就引出了话题--给学生读书权。
现在许多老师讲课是将教材当作习题集、作业本,只有做作业时才用一下,其余的是学生听老师讲,看黑板上的演示,做老师"精选"的教材外的题。学生全然无主动读书之权。
学生要读教材,大道理无须赘述,问题是教师应如何放权让学生读。我们能否假设: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允许他们自由去查资料;学生记不清公式,允许他们去翻书;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允许他们读其他课程;老师在讲课,允许学生不听而自主地读教材。这些可能同我们的传统教学大相径庭,老师们也会疑虑重重,各种各样的问题又会提出来。但
我们还是呼吁老师们大胆实践,放开手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读书这样做眼前可能见不到 效果,却功在后头。
给想像权。去年高考作文题的内容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要想做好这篇文章,没有想像力,恐怕是难以得高分的,这就启发我们,教学中应给学生想像权,让学生想像思维的翅膀硬起来。可是,多年教学陋习,积重难返,学生一有越雷池半步的思想,就被教师无情地扼杀了。一位小学生用"想"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这是多么奇妙的想像啊!结果老师说他胡说八道。我们姑且不去议论花开的声音能否听到,但这位小学生至少给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课题--花开有声音吗:如果能解开这个谜团,也许新兴学科就会诞生了。古人有"嫦娥奔月"的幻想,今天不就变成现实了吗!
学习贵在创新,创新就需要大胆的想像。教学中,不仅要把已有的科学结论交给学生去重新发现,而且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探索更为广阔的领域¨
给选择作业权。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作业,他们应 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可是,千篇一律的作业模式,在我们的教学中已根深蒂固。特别是单调、机械重复的抄写已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样的重复,对学生有何益处呢?请看――
某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带字典上学,一个小孩没带,教师嘱咐他明天要带。第二天,他还是忘了带。老师生气了,要这个学生把明天要带字典来"这7个字抄写500遍。结果,学生抄了,第三天还是没带。
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作业方案,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利用解放的时间,去读他们喜爱的书,去做感兴趣的事,去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样必能使"苦行僧"式的学习生活变得生动活泼,减少几个高分低能者。
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于课堂。老师们,现在开始放权吧!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