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和语文两学科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在解答文字题时,可根据文字题中的语法结构,分清主语、谓语、定语和宾语,并运用语法知识把文字题进行缩句,突出基本数量关系,判断运算的先后顺序,正确列式解答。缩句时,先把题中带有“的”的定语成分找出来,暂略去。剩下主语,谓语,宾语部分(既所求问题)。再看主语、谓语部分的数是否已知。如果是未知数,就要先求出来(在这儿可以考虑是否要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变为已知数后方能继续计算。如:“18与24的和除以34与27的差,得多少?”可先将带“的”的定语部分暂略去,缩句成:“和除以差,得多少?”由于“和”与“差”都是未知数,运算顺序是先求“18与24的和”,“34与27的差”,最后求“‘和’与‘差’的‘商’”。如果在求“和”与“差”的算式部分不加上小括号,那么按四则运算顺序就要先算除法,不符合题意,所以要在求“和”和求“差”的算式部分加上小括号,列式为(18+24)÷(34-27)=6。
文字题的结构与应用题的结构基本相同,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在判断运算顺序时,可看问题出现的是“和”、“差”、“积”、“商”中的哪个字,那个字在问题中出现,有关这个字的运算就是本题计算的最后一步。如:
(1)12加18减去7,差·是多少?
(2)12加18减去7,和·是多少?
第(1)小题的问题是求差,运算顺序是先求12加18的和,后求差,列式是12+18-7。第(2)题的问题是求和,运算顺序是先求18减7的差,后求和,列式是:12+(18-7)。以上两题的已知条件相同,但问题不同,因此,运算顺序、列式都不相同。
“再”应理解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表示又一次怎么样。如果文字题中出现“再”字,在判断运算顺序时,“再怎样”就是后边计算的步骤。如:“18加9再除以3,得多少?先要求“18+9”的“和”,再计算‘和’除以3的商”。列式为:(18+9)÷3=9。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