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加减法简便运算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道理不明白;对运算定律不理解;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对问题理解片面;学习习惯差,粗心大意。现分析如下:
1.加上(减去)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的常见错误
(1)92+499=592+500+l=1092+1=1093 499→500已经多加1了,应该减去1。
(2)963-298=963-300-2=663-2=66I 298→300,已经从963中多减2了,应该加上2。
(3)2002+1242=2000+1242-2=3242-2=3240把2002分成2000与2的和,应加上2。
(4)923-505=923-500+5=423+5=428应该从923中连续减去500和5。
以上四个例子都是对运算道理没有弄明白所造成的。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把题目看清楚,做到多加要减,多减要加,少加要添够,少减要减够。并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在这方面的错误大大减少。
2.运用运算定律常见的错误
(1)52X104=52X100X4=20800该题错误的原因是把104分成了100X4。
(2)203X29=(203-3)X29+3=200X29+3=5800+3=5803这种错误的发生,除了不懂乘法分配律的因素外,主要受加上(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计算方法的影响。
(3)56x81十19X36=56X(18+19)=5600这个算式的结构是两积和,由于学生做题时没有先分析式题结构,只是看到81和19正好凑成100,就不管另一个因数相同与否,错误使用乘法分配律。
3.运用加、减运算性质常见错误
(1)168-56-36=168-(56-36)=I48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不会应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运算法则造成的。
(2)1.56-(1.56+3.72)=11.56-1.56+3.72=10+3.72=13.72(3)8.83-(4.83-2.9)=8.83-4.83-2.9=4-2.9=1.1出现(2),(3)两例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运算性质理解不清。这两个运算性质虽然教材中没有直接给出,但经常要用到,所以教学中就应通过例题给学生讲清楚其中的道理,然后让其运用,从而减少出现错误的机率。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