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古今中外,无
论文学家或科学家,都充分认识到想象的巨大作用。陆机在《文赋》中说借助想象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强调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象出才子,想象出诗人,想象中孕育了数以万计的发明创造。有了想象,人类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充盈着想象,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其优美的意境,典型的形象,深邃的思想意蕴,足以引发种种联想和想象。但想象力并非全然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 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创设情境氛围,激发想象兴趣。
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往往能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从创设想象情境来看,主要是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象。
1、借助多媒体技术
色彩、线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声音具有表情功能,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往往能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如教授《安塞腰鼓》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腰鼓舞片段,让学生从声响、画面中感受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进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味激情的腰鼓。
又如《听潮》,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不少学生因没看到过真正的大海,难以体会其中的意境,特别是对文中那富于变化的海潮的三个阶段,理解就更困难了。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与之生活相关的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想效果。落潮、潮起、高潮三个阶段的动态画面,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海涛声响, 生动形象地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创设情境氛围,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领略了大海的温柔美和雄壮美,得到了美的享受。
2、扮演角色体会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时候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难以完成这种角色互换的。
《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位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我在教授本文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它要求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表现出来。
又如根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穿插表演他第一次进教室讲课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抓住菲力普遇到穷困不堪的于勒时的内心恐慌,模仿他当时的神态和动作等等。
另外,表演课本剧也是一个好方法,它既需要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还课文以视觉形象,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三、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这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教这类作品,必须启发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运
[1][2]下一页
[
返回上一页]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