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自政治科
一、写真话、诉真情
奥地利着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卡夫卡的话已告诉我们,说真话极其重要,因为只有“把心交给读者”,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牧童和狼》的故事:
一个牧羊的孩子,住在村庄附近,看守着一群羊。他高喊:“狼来了!”村里的人跑出来帮他,他却嘲笑他们跑得气喘如牛,如此三四次。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羊的孩子很恐慌,他在恐惧中叫喊着:“请快来帮我啊,狼在吃羊呢!”但是没有人理会他的呼叫,也没有人来帮助他。结果,狼毫无忌惮、轻轻松松地吃完了他的整群羊。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说谎的人,即使他说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他。写作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重大的影响。
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出于自然。“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这种真情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和那些无欢而喜、无忧而戚、逢场作戏、矫情取宠的“虚情假意”判若冰火、截然不同。
作者真情的流露:
《同桌的你》
就是夜深了,虽然对面楼上最后一盏灯已经熄了,但我还是没有一丝睡意。透过玻璃窗,那轮残月也朦朦胧胧、没精打采地射来几缕苍白的光。倏忽间,窗花上忽然滑过一滴晶莹的水珠,仿佛是月亮的泪,它从月亮的脸上滑落到我的心上,那片记忆的死海里,又平添了一份酸楚……唉,怎能忘记你那双充满泪花的眼?怎能忘记你涩涩的笑?离别时那残酷的一幕幕怎么也忘不掉,这挥之不去的记忆呀!
大概是命运的安排,你我成了同桌,也正是这个机会,才使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你。记得那次考历史,我没让你抄,你哭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你哭。你很伤心地给我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你说,大家都很瞧不起你,因为你是个自费生,你还说我怕你分数比我高才不让你抄……天哪!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也能伤害一个人的心;一张毫无价值的中考成绩单,原来竟有人这么在意。此后,和你在一起我总觉得很有压力,很不自然,生怕再不小心伤到你,你的心灵很脆弱,我实在不忍心再让你难过流泪。
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你,老师把你调到后面的座位。你又哭了,又一次很伤心地哭了。你说不愿意离开我,喜欢让我给你讲题,跟我一起学习,可这毕竟让老师很为难呀!看着你的背影慢慢移到后面,我实在很难受,心里有些酸酸的。为什么偏偏把你调走呢?如果调走的是我,我也许会比现在好受些……
最残酷的莫过于这次期中考试,听到你没进前50名的消息,我几乎失声叫起来。真难以想像,当听到这消息时,你那早已脆弱、自卑的心,怎么能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我仿佛能听到那撕心裂肺般的、撼人心魄的狂吼……你哭了,正如我想像的那样,你极伤心地哭了。我几次试图过去安慰你,但是,我又实在没有勇气过去,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到你那样伤心,我无法再说什么,怕勾起你的伤心事,我只好默默地把还没来得及发的作业本和卷子先给你发下去,然后,再紧紧地握一下你的手,望着你勉强做出的那带着泪花的苦涩的笑,我的泪水不禁涌上眼眶……
你去了后几班,带着你那满心的酸楚走了。尽管很多同学不理解你为何流了那么多的泪,认为这是不坚强的表现,但我却深有感触,深深体味到竞争的残酷。
这时,窗外忽然一亮,但只划过一道模糊的光,我不知道这是幻觉还是真的流星,我默默为你祈祷,愿星星保佑你,保佑你那颗受伤的心,愿你不再哭泣,不再流泪……
夜还是那么静,人们都已熟睡,希望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将变得更美好。
这篇文章读来让人怦然心动,是因为作者在字里行间融进了真挚的感情。
“诉真情”要注意两点。
第一,感情的倾诉不要有范围限制。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另外,敢写真情(包括一些不好的),又善于驾驭,常常是形成文章感人魅力的原因之一。
第二,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任何真正的艺术都是一种“自由”和“节制”的统一。
说真话、诉真情,核心是真。真,是善、美的基础,是文章能说服人、感染人的重要条件。
二、写出新意
歌德说过:第一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蠢材。如果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就是再美妙的比喻也会失去光彩。中考作文更是如此。老师们批作文大都有这样的感受:第一次读到学生写父母身亡,同情备至;第二次读到,心中有感;第三次读到,平淡无奇;多次读到,麻木反感,雷同抄袭之嫌涌上心头,作文分数肯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做一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在中考作文中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作文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怎样才能使作文出“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应当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体会生活中的风雨坎坷、人情哲理……然后才能在丰厚的生活积累中捕捉“新意”。
1.选材新: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积累,对已经掌握的写作素材应当在考前进行分类和筛选,写事的、写人的;写家庭的、学校的、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亲情的、友情的;写景的、状物的;然后筛选出合格的、新颖的、典型的材料。
文章的选材,当避免陈腐老套,应另辟蹊径而选取新鲜活泼、充满时代气息的素材,选人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近期批阅作文,仍有学生写张海迪、雷锋,我们当代有多少个新“张海迪”新“雷锋”,为什么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现实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呢?上星期我布置了一篇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大多数学生写作的是小学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位学生写了自己五岁时的事情!也许这些事情确实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初中生活中,在三年荏苒的时光里,难道没有一件令你思想上产生深刻影响的事情、人生中得到深刻领悟的哲理吗?你在初中阶段的思考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应当远远超过小学阶段的,这一阶段应当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过程,为什么不去选取生活中那些新鲜的典型的素材呢?
2.立意新:
所谓立意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使人读后有新的启发,新的感受、新的领悟。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要获得“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学们应当在平时多阅读课外文章,从文章中获得一些灵感。例如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写到自己在8岁、18岁、28岁、38岁、48岁不同的时期读《海的女儿》都有不同的理解、体会,认识到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储备而渐入佳境、逐渐深邃的┄┄这样的立意无疑给了我们无尽的启示,我们会因为作者的文章而更深刻的去领悟人生、体会生活和感受人情。
再例如我们学过的《行道树》、《陋室铭》、《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无数文章无不立意精巧,新颖可人。我们作文的时候应该或由事及物、或由情及理、或小题大做、或大题小做、或逆向思维、或联想类比,在选择了新颖材料的基础上,取得精美、新鲜、独创的立意。
3.角度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意思是庐山千姿百态,横看是一片连绵雄浑的山岭,侧看是峻峭的山峰一座,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它,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作文的角度亦同此道。同一个话题,同一篇半命题作文,同一则给材料作文,如何能够在芸芸众生中飘然而出,文章切入点的选择,文章角度的选取非常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材行文,谁的角度独特新颖与众不同,谁就能独自领略险峰处无限的风光,谁就能独自享受生活的无尽乐趣,谁就能写出新鲜活泼不落俗套的好作文。
例如去年的中考作文,话题取自于《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智子疑邻》,题目提示考生,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情,我们认识事物有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要求考生以“感情亲疏远近”对认识事物的深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众多的考生肯定会局限于单方面就事论事,谈论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怎样选取特殊的角度独领风骚?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给人清新丽质、文质毕备的美感。文章选取了心灵感受的角度,用家庭生活中的变故在自己心灵上投射的影像来表现主题,精心挑选了家庭发生变故的两三个片断缀连全文,重点表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情感和认识发生变化的过程。文中没有一处提到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关系,但却通过展现自己的心理历程,含蓄蕴藉地表现出了这种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人类对于社会、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反应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更应当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勤于思考,勇于探求,即便是对于同一事物,
[1][2]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