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无论怎么称呼这一类学生,均指在学校或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的所谓"差"、"后"、"问题",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尊重教师团结同学,没有集体观念私欲当头,不能完成正常学习任务。学校中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2、家庭的不良影响:3、社会的不良影响;4、教师的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后进生通常处于暂时状态,绝不能将他们当成包袱,粗暴训斥,甚至推出校门。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常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这种定义还是比较合理、科学。
二十年来,我们也想出种种办法,试图不去给学生们划等分类,不给他们一个不雅的或带伤害的称呼。真的,我们是努力过并且还在努力着。大会小会,哪怕是与问题生个别谈话,也从不发火、从不说一些刺激的话,因为我们明白:凡事不可能以一个"怒"字或"怨"字了得,毕竟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可塑性较大的孩子。对于他们,机会更重要,所以要多给他们爱护、理解、关心、帮助。多帮助、多挽救一个问题孩子,就等于为社会减少一分不安定因素,甚至能给社会、给国家多造就一个有用之人。这也是教师们的共同心愿,这也是许多西方国家想学习的我们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
然而,面对一次又一次"事故",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一番又一番的担惊受怕,甚至一次又一次的告状与曝光的威胁。老师们心里有气,总感到有点儿冤!虽然大家心里也都明白:"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学校、对教师再有一百个、一千个理想主义的提法都不为过。虽然教育还不是理想的教育,教师还不是百分之百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每当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失去信心的时候,不是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是分析谁对谁错,动辄把账算到学校和教师的头上,轻则怨一番,重则骂一通,什么都是你学校、教师的不是!教书育人教不好孩子你枉为人师,为人师表你被骂遭谴还得笑脸常陪。一些家长他们心里虽不怎么捧着你,但一旦出了问题首先就想到你,惟一的理由谁叫你是老师!
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儿,教育是一个全党、全社会的事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决不是学校、教师自个儿寻开脱编出来的玩艺儿!
--记得一次辞旧迎新会上,某领导作指示,即将过节过年,寄希望提要求是应该的。然而其言谈三句不离埋怨教师,"……拿国家工资的人员里,过半是你们教师,而辍学、闹事又时有发生,我真不知道你们平时在都做什么?"接着又大谈特谈师德修养问题,不是指责溜生问题,就是不满差生多,不是怀疑你教师用心不专,就是怪你素质有问题。在场的相关人士虽心有不安,却也有口难辩,内里叫怨。上下级关系,且逢年过节,作为教育工作者,又不便说什么的。
还好轮到"底下人"自由发表意见,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位也是学生家长的领导,他说自己有五两个孩子,其中老大"读了6年小学一年级,就是读不了1+1=?"还有一位某单位头面人物这么讲,他的孩子"读了6年小学,虽年年升级,但科科'红灯高挂待及格',你能知道他学到了什么、长进了多少吗?如果让他继续上中学,读它九年十年的,你指望他安分守己不逃课、学好本领奔四化?"……
有没有差生(后进生、问题生)存在呢?如有,能不能这样称呼呢?我们以为差生的的确确存在,可以明明白白地给个名称--当然这个名称不是用于称呼该类学生,而是用于因材施教。即使是我们的老祖宗,也有"因材施教"这样的提法。面对摸得着看得见的教育和教育对象,为什么我们不敢正视呢?况且正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分类教育。列宁曾说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此话用于此处再适合不过了。
--有位家长找到校办,进门便大声嚷嚷:"我的孩子好打架、喜欢逃课、热衷于毁坏桌椅、不读书……怎么就不能教了?你们是怎么当的老师?你们的学校是怎么办的?"面对这样的家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对孩子的过错宽宏大度,比如打架,对方的家长不愿让学校处理,要告状,你又能够怎么办?损坏公物要赔偿,学生不肯,一走了之,家长也不赔,还叮嘱孩子:"别去,等学校家访巩生,'两基'工作是学校的大事,上边规定不得溜生;到那时他们不敢叫你赔……"打架斗殴或上告大闹败坏你学校,损坏公物逃学以赖掉赔偿,这是教育吗?如是,这又是怎样的教育?一味迁就、没有是非甚至姑息养奸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有用人才?
--有位初中生从来没有一天完整六节课在教室,不是跑滑冰场,就是校外打架,你说这样的学生是问题生吗?政教处、保卫科没少找他、帮他,班主任没少家访。他就是改不了,正如家长说的,从小学起,从没见他哪一天安分过。后来发展到打老师,屡教不改。家长看不下去了,自己把孩子领回家,准备加强一下教育。然而,事情并非一些人所料,不久在家里奸杀了同是初中生的姐姐!一个十五、六岁不安分难守纪的孩子,按理不能称之为差生(就象弱智孩子,家长不愿意承认他弱智,不肯带他到医院认定,他们只能傻里傻气地跟班,在班里当摆设算个人头),学校教育无效,老师帮助他无果,家长领回他不改。放在学校任其自由,要砍要杀任其发展?犹如疯子闹学堂,杀死人了才管,杀死人前是管不得的,行吗?
--有这样一个学生,你说他可恶,又不很准确,说他的家长可恶还比较确切:他读不好书,只想谈恋爱和充当英雄打架斗殴。中学生恋爱,学校老师是必须关注的。班主任找他,平时尚能相处的老师也找他,均无功而返。找找家长,班主任找上门,一番叙旧一番说悄悄话,结果还是被家长一番恶语一番痛斥:"没本事,管不了孩子找上门来。我的孩子能谈恋爱,是我孩子有本事,你们管得着吗?你们是不是眼红了!"政教处找他们,家长仍然破口大骂,还双手分别扶着自己的孩子和那位女生的肩背,大言不惭地说:"看到了吧,要不是政府规定晚婚,不然,我马上给他们办了!"
--有家长主动找学校,好话说尽,目的只有一个:"对孩子,我们的确是没有办法了,请老师们帮个忙,让他呆下去,随便在学校混我们也比较放心,至于书能读多少我们无所谓,也决不怪学校。打架我们保证赔偿,损坏桌椅我们负责,总比在社会上胡闹好……"请听一听,学校成了什么地方?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这种时候,这样的政策,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师,你能说什么?教书育人,读好书的,你教他读书;不想读书的,你育人;不学无术又不能任其打斗,出了问题哪样不是惟你是问!
有文章云:打架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意志,骂人可以锻炼口才、培养思辩,不会学习不排除其他能力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嘛!"学生根本就没有好坏、优劣之别"……唱的好听,说的好听,谁也不愿意去充当《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孩子!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讳疾忌医早已是国人的拿手好戏,可它对培养人才应该是害而不是利!因材施教,分类教育,记住教育这个系统工程,政府充分重视,全社会人人有责,实施素质教育才不是一个形式、一种口号。
小小学校,不是天地混合的无穷空间,怎能包容一切;而教师又确实并非千手观音万能的佛,怎能无所不能!教师的比例正在锐减,可能是因为经费问题;学校工作不断的社会化,而外来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大,形形色色学生随处可见,教育将怎么办是值得再深思、再探索、再切实改革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