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需要,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甚至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崇拜。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概莫能外,尤其青少年学生,这种受尊重、顾面子的需要反映得更为强烈。这种精神需要,是人性深处的渴望。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是教育好他们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尊重包括他尊和自尊。来自老师和伙伴们的热爱和尊重与其自尊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自尊是他尊的前提条件,他尊又能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学生的自我评价通常是凭借老师和伙伴的反映而作出自我判断的。他们的行为也受老师期待的影响。当老师和伙伴对其表示关心和尊重时,他的自尊心就会增强,就会努力约束自己以适应老师期望的效果。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力求通过表扬、肯定等正强化激励,以满足学生正确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增强自尊心,自觉地克服自己缺点和错误。
有的班主任担心,多用赞美之词会把学生“惯坏了”,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即使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也不能因噎废食。值得我们研究的如何恰当地运用赞美之词,对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变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批评有良好行为学生的表扬
有位班主任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了公开的批评,并责令其“站起来”接受教育。学生尽管站起来了,却表现出对班主任的不满情绪,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仍然没能杜绝。有的老师则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举起手”来。学生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各个脸上绽着笑容。此时,这位老师高兴地说:“很好,按时完成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好方法。但是,还有个别同学没有举起手,这也是一种诚实的表现。而且我相信,他们没完成作业,一定是有原因的,否则谁能有意不完成作业呢?希望这几位同学能抓紧时间补上。”
“站起来”是一种惩罚,使学生丢了面子,“举起手来”是一种表扬,满足了学生获得尊重和赞扬的心理需要。而且,这位老师的一番话说得十分巧妙,既晓之以理,赞扬了完成作业是一种好习惯,又动之以情,表扬了没完成作业同学的诚实,既给没完成作业同学找了台阶,又为其改正缺点指明了方向,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二、变批评学生的短处为表扬他的长处
期中考试成绩单下来了,小冯的数学才考了55分,任课的王老师很着急,批评小冯说:“就是你的数学成绩拉了全班的后腿,你是笨呢,还是学习偷懒?”小冯委屈地哭了。班主任在期中考试情况分析时,却对小冯说:“从你的成绩单上看,各科成绩都那么棒,唯独数学考砸了。王老师说你的话你可能感到委屈,但也是为你好,争口气,你的数学成绩也会呱呱叫的。”这番话确实激励了小冯,正如小冯自己听说:“我就不信我学不好数学!”
这位班主任用表扬学生长处来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确实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三、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对待后进生不要吝啬您的赞美之词。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后进生平时接受的负强化刺激,教师的批评甚至讽刺、控苦,家长的怒其不争,进而非打即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因此,恰当地使用一些正强化刺激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唤醒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优势,积极地进行优势诱导。
我主张不吝啬赞美之词,是诚心诚意的,发自内心的赞美,而不是廉价的无原则的奉承。我们的赞扬是学生确实有值得赞扬的地方或可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否则他们会觉得赞扬的地方或可能值得赞扬的地方,否则他们会觉得有值得赞扬的地方或可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否则他们会觉得你的赞扬是虚伪的,甚至是用反语对他进行讽刺,这样将会事与愿违。当然,有的赞扬实属一种策略,是为了给学生指出改正错误的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更需要班主任深思熟虑,切不可滥用。
另外,我们强调多用赞美之词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更不排斥使用批评。相反,在一些学生麻木不仁,尊重和表扬对他们不起作用时,或因表扬使其忘乎所以、骄傲自满时,就应当利用批评这种负强化激励的手段,在其背上猛击一掌,使其清醒。但是,这种批评也应当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批评要注意分寸、不讽刺,不挖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是批评要有确凿证据,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三是批评要注意场合,尽量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四是批评要晓之以利害,尽量含蓄地暗示学生注意到自己错误的危害,做到语重心长,言词切切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