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中学生的过失行为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据我们多年工作的体察和分析,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群体性。
无论是“多发病”抽烟,还是“偶发病”流浪(离家逃学,夜不归宿);无论是少数人所为的匿名信,还是部分人参与的群殴。几乎都是群体行为,个体行为较少。因为在这群体中,“1+1>2”,他们互相壮胆,共同策划,集体行动。当然其中也有“从众”现象。这群体的成因,主要是趣味相投,说话投机,一拍即合。这群体,有的是松散的“联邦”,有的有一定的“头鸟”。
第二,隐密性。
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抽烟者少,楼后角落阴影中多。窃物群体当然更不能堂而皇之地取财获物。匿名信则非要匿作者之名不可。早恋者也尽量躲避熟人。稳密性还表现在,一被查出,多数人变成铁嘴钢牙铜舌头,矢口否认,一概不知。拿出证据,也不承认;即使当场抓获,也一口咬定“初犯”,“个人所为”;在庄严的国徽面前,才有所坦白,但仍有“吐土留金”之人。
第三,综合性。
以上提到的抽烟、流浪、窃物、早恋、群殴等过失行为,只有“一技之长”者少,“兼容并施”者多。因为十八般武艺,各有各的“用处”。加之,在群体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可以为“师”。所以,时间一长,就都成了“多面手”了。
第四,蓄意性。
第一次抽烟的“决心”下定,也是有个过程的。流浪在外、夜不归宿的“策划、备资”也必有个“酝酿”时间。窃物者“顺手牵羊”者不多,多辆高档自行车到手绝非“即兴”之作。匿名信的“写作”其蓄意性则更显而易明。至于群殴也多为策划准备之后的“壮举”,早恋者的情意缠绵的书信则必是思念良久的呕心沥血之作,即使是一见钟情,但丘必特之箭的射出也需若干时日的拉弓。
第五,顽固性。
抽烟成瘾者,戒掉实难;窃物得利,以供挥霍,一旦弃旧图新,岂不断了财源?流浪一夜两夜,虽有冻馁之虞,但使家长日寻夜找,寝食不安,或许能打打家长的“威风”,或许会来桌“家宴接风”,至少让家长明白,“我已长齐双翅,以后不能小看你家少爷。”群殴虽有皮肉之苦,但在群体内争夺或保住“头鸟”之位的“资本”会增加许多,以后发号施令的权欲的快感则会“熨平”皮肉的创伤。早恋乃是“甜蜜的事业”,岂能把早已垂涎三尺的“甜蜜”看成砒霜呢?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和家长既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也不能束手无策,等其自醒。为了祖国的振兴和腾飞,为了家庭的安宁和幸福,社会、家庭和学校,应携起手来,尽力矫正,医治“病”儿,培养人材。
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过失行为的矫正,则是一项更为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如何矫正学生的过失行为?现提出以下几点,与家长和老师们研究。
第一,研究现状,分析原因。
在调查和全面掌握学生过失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他们产生过失行为的原因是极重要的首要问题。在外部原因中,影视书刊的副作用不可低估。家庭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孩子的身教和言教应该是一致的。学校中,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最重要的外因,也是最直接的外因。
当然,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过失行为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学生依据道德准则有选择地接受外部影响和调节行为的能力不强,所以容易接受外部不良影响,而导致出现过失行为。中学,正是可塑性强的年龄段,而他们在家庭中、学校中、群体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良性或恶性影响。所以,有时外因也起着极大的作用。
第二,调整关系,消除疑惧。
犯有过失的同学,在家庭学校教育甚至处分并有较深刻认识之后,往往心虚敏感,对老师同学存有戒心。这一点,是教师家长务必理解并需正确对待的。同时,他们这时特别需要教师家长的谅解,当然也需要同学们的信任。他们最厌烦教师家长反反复复地没有新意的、絮絮叨叨的说教,这会产生由厌烦到逆反的心理,更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这时,做为教育者的老师和家长应主动地调整与他们的关系。这种调整应以消除疑惧心理、促其振奋精神为目的,以真心实意的尊重、循循善诱的说理和关心爱护他们为手段,并教育集体(全家、全班)所有成员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使他们深深感到家庭集体的善意与温暖。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消除疑惧,增强信任,振奋精神。
第三,细论危害,深挖根源。
在犯过失经教育而有深刻认识之初,老师应在肯定他们的良好态度。有一定认识之后,抓紧细论危害的教育,家长和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其所犯过失对集体、对家庭、对社会,尤其是对个人人生道路的危害要摆够,分析透,力争起到震憾心灵的作用。为了不致重蹈覆辙,必须深挖根源。其根源也离不开前面分析的原因。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既要谈共性,更要结合他所犯过失这个“个性”来谈,方能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订一些措施也是必要的。
第四,掌握心理,反复教育。
一般情况,犯有过失的同学都有这样一个心理过程:震惊——后悔——害怕——认识——(害怕的)淡化——恢复平常——警惕性淡化。如果沿着这条心理轨迹变化,可能出现重犯过失。家长和老师应当掌握这条心理变化的规律。当然,每个环节的时间不是相等的,因人而不同,因教育者水平不同而效果也不同,也因外部环境不同而不同。教育者要密切观察,细心分析,在“害怕的淡化”和“恢复平常”阶段,要抓紧进行反复的深入的教育,肯定其进步,表扬其“闪光点”,使之巩固并沿着德育正确方向继续努力,不使其向“警惕性淡化”方面发展。当然,反复教育,不是重复教育,更不是起逆反心理作用的说教。应当肯定,对整个集体进行正面的起予防过失行为的教育更是必要的。
第五,分析范例,辨明是非。
从根本上说,犯过失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辨明是非能力不强,所以着眼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教育,进行道德准则的教育,要长期不断地进行。但这种教育不应只是说教的方式,要在分析范例的基础上进行。这种范例可以有反面的,更多的应是正面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注意积累。如果能从本集体中的现实例子则效果会更好。
第六,讲究方法,家校配合。
要达到正确的目的,必须选择和使用正确的方法。教师家长对犯有严重过失的孩子一般都恨。但我们只应该恨他们的过失,不能恨孩子本人。因细菌感染孩子得了病,家长让孩子打针吃药为的是消灭细菌,决不是想用一剂药把孩子吃死。同理,对犯有过失的孩子也是这样。
孩子有过失,痛骂和狠打,只能伤害其自尊心和使皮肉受苦,并不能消灭思想上的“细菌”。教师和家长弃之不理,则是放弃教育的表现,其结果更会贻误孩子,只是宠爱,则令孩子得出“犯错误会带来好处”的“经验”。以怕受传染为由让同学孤立他,则会使犯过失的学生在旧日“哥们儿”中寻求温暖。想法把他“挤”出学校,则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和社会,更不足取。
学校和家庭应该互配合,通力合作。人才是国家的,学生是学校的,孩子是家长的。因此,家长理应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且目的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措施的实施,则应以学校为主。因为,一般来讲,工作多年的教师,无论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还是教育学生的经验上,都可能高于独生子女的家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只要社会、家庭和学校携起手来,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共同努力,大多数犯有过失行为的学生是能矫正过来,健康成长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